不喜歡社交 說不定是因為比較聰明!

▲▼I人,社交恐懼,工程師,阿宅,宅男。(圖/Unsplash)

▲不需要無謂的社交的話,聰明的人反而會生活得更為開心。(圖/Unsplash,下同)

文/葉庭均

我們經常會將不喜歡或不善社交與孤獨聯想在一起,比如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身邊特別聰明的都是孤僻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感到傲慢自大、無所不知;或者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的社交能力較差,然而事實卻可能與我們想的不一樣。

在研究分析了包含 15000 人樣本的廣泛性調查後,得出了兩個有趣的結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當一個人生活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時,他的快樂程度與人口密度成反比,如最簡單、粗暴地感受一下尖峰時間的市中心交通。
2. 一個人的社交越多,這個人就越快樂。

但是研究者還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特例,即這兩個規則並不適用於聰明的人群。心理學家們分析資料後發現,如果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生活,並且不需要無謂的社交的話,聰明的人反而會生活得更為開心。

另外,一個人如果越聰明,上面的這兩個規則對他的影響就越小。換句話說,在避免了那些所謂的「社交」(比如與他人進行無謂的客套對話)後,這些聰明的人會更為快樂,也就是說,聰明的人可能在獨處的時候更為開心。研究資料顯示,人口密度對低IQ的人的影響,是其對高IQ人的影響的兩倍,而高智商的人對社交的需求,也與普通人或者低 IQ 的人不同。

因此,當他們需要與他人頻繁地社交的話,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反而會下降,即使是對他們的朋友也不例外,也就是說,高智商的人在與朋友交往中花的時間越多,他們的快樂程度就會越低。

看到這裡,可能讀者們會有些疑惑,之前明明說孤獨不好,這時又說不喜歡社交才是聰明的表現,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聰明的人更少社交,是因為他們能將注意力長期集中在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就像《宅男行不行》中的謝爾頓,對各種理論的沉迷一樣。

回想一下,自己所認識的聰明人或者有成就的人,比如一個潛心寫作的作家,或是專注於治療患者的醫師等,如果煩瑣的無謂的社交,妨礙了他們去做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的話,那麼他們生活的滿意度自然就下降了。

另外,不喜歡社交不代表就喜歡孤獨,就連書呆子,也需要一個真正懂自己的朋友來溝通與交流,如俞伯牙與鍾子期一般。他們需要的不是孤獨,而是有效的社交。

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通常以百人的小聚落為單位生存,在這種條件下,社交大多圍繞著更多的盟友和食物展開,因此能帶來更好的生存條件與後代。

到了現代,科技飛速進步,我們有了網路、電視、電話,但是人類的進化卻跟不上社會發展,還保留著上古時期的「大腦」,即更多的社交意味著更好的生存條件。聰明的人很可能更早進化出了新的應對方法,他們能更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應對日益更新的問題與場景。

但是這個研究也並不是金科玉律,正如科學界的那一句經典名言:「相關不等於因果。」即聰明的人可能更喜歡獨處,而不是沒有朋友,喜歡獨處的人也不一定就是聰明。在這裡,引用前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AnnaEleanor Roosevelt)的一句名言:「上智論道,中智論事,下智論人。」

▲▼ 聚會,尾牙,社交。(圖/取自免費圖庫Unsplash)

▲不喜歡社交不代表就喜歡孤獨,就連書呆子,也需要一個真正懂自己的朋友來溝通與交流。

走出孤獨森林

改變的起點,在於認識並且接受自己存在的問題。僅僅是簡單地嘗試與他人交談,也能產生非常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這個過程會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問題的核心。訓練自己的注意力、傾聽的能力以及回應的能力,則是走出孤獨森林的指南針。比如我們在社交的過程中,可能會被拒絕或者被排斥,並對此感到非常痛苦,但實際上,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情緒資訊。我們的內部情緒系統,會讓你意識到自己的不適,這時我們便需要傾聽自己的思緒,評估與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來改變這個困局。

我們需要相信,外面的世界會接受我們,並且是一個溫暖安全的世界。我們的大腦開始考慮有什麼可行的選擇,並且嘗試鼓起勇氣,因為我們的感受是完全正常的,我們需要主動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如果發現他人可能被孤立或者被孤獨所困擾,我們總會有進行溫和詢問的機會。儘管有時候我們不想在接近他人的時候感到尷尬,或者過度暴露自己的脆弱,但是簡單地面帶微笑,也足以播下希望的種子。我們開始創造以善意、關懷為基礎的對話可能性,在這種對話中,雙方都能敞開心扉,傾訴自己的真實感受。

本文擷取自布克文化出版- 腦內的猩猩:一本正經的情緒進化論,幫你重塑思維方式,實現情緒自由!曼徹斯特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帶你一窺大腦總部控制臺,奪回情緒主控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