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癌逝父告醫師求償 調解委員「要命不要錢」發文引熱議

▲父花千萬為罹癌兒治病無效怒告醫師 

▲桃園市總圖大廳展覽的獨角獸創作品,作者說:為了愛,你願意付出多少勇氣?(圖/陳建松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一位父親,因兒子在肝癌末期過世,將某大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告上法庭,控訴他沒有充分告知治療風險,索求高額賠償。這件醫療糾紛,交由調解委員會處理。以社會公正人士受聘為調解委員之一的元智大學教授陳建松,於臉書以「要命不要錢!」發文,引發網友針對「醫療風險」、「病人善終」等生命功課熱議。

▲父花千萬為罹癌兒治病無效怒告醫師 

▲▼桃園市總圖大廳展覽的獨角獸創作品,作者說:為了愛,你願意付出多少勇氣?創作理念是以求子的受孕過程出發。(圖/陳建松提供)

▲父花千萬為罹癌兒治病無效怒告醫師 

陳建松1日說,這件醫療糾紛他與其他兩位來自法律和醫療專業背景的委員,共同受理審理。這位父親於調解過程中氣憤難平,指責醫師當初建議使用昂貴的質子治療與免疫療法,並告知有六成的治癒率。他憤慨地說:「我兒子年輕,我們當然選擇要命不要錢,花了上千萬,結果呢?他還是腹水痛苦了好幾個月,最後還是走了!如果早知道是這樣,我們寧願讓他安寧離世。」

「千金難買早知道。」這句話充滿了無奈與後悔。在醫療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病人及其家屬面對強大的財團醫院,猶如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翻閱那厚重的二十多公分病歷,我感到深深的同情,卻也知道這起訴訟勝訴的機會渺茫。即便有律師相助,這條路注定是漫長且痛苦的,身心俱疲,令人不忍。

醫療過程中,病痛的折磨讓病人和家屬別無選擇,只能相信醫師的專業。如果醫師是仁心仁術,竭盡全力,病人和家屬即便未能挽回生命,心中仍會感念。但如果醫院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給予末期病人過度的希望,勸說其選擇昂貴的自費療程,最終導致人財兩失,這樣的趁火打劫,實在令人痛心!?

現代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再生醫療、免疫療法、幹細胞治療等,都帶給人們延續生命的希望。生物科技的發展顛覆了傳統醫學,延長了人的壽命,但問題在於:生命的延續是否伴隨著尊嚴?苟延殘喘,或是安然離去,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但在病痛纏身的情況下,爭一口氣,還是選擇尊嚴地告別?這是每個面對生命終點的人都必須深思的課題。

網友們留言表示;「六成治癒率,另一面四成失敗率!有沒有充分告知風險,術前同意書上沒有註明,我也不太相信。病患家屬在醫學上是弱勢,也有可能選擇性的偏聽。法律上只能去佐證醫院有沒有誇大療效。」、「我自己在醫院職場25年,最難過的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當事人,那種無助的痛苦!」、「善終,是老年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報告,我已簽放棄急救,我不想餘生痛苦渡過、讓家人為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熱門新聞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