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2天颱風假讓黃光芹批鬼預測 氣象署回應2關鍵秋颱路徑難捉摸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圖/記者李姿慧攝)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山陀兒颱風在警報發布後花4天4小時才登陸,高屏創4天最長颱風假,風雨不大的北部也放2天,名嘴黃光芹痛批氣象署「鬼預測」。氣象署表示,不少質疑都非事實,秋颱容易受導引氣流和環境影響,路徑預報難度較高,但每小時提供最新預報單外,也是首個舉行3次縣市連線會議,提供最新風雨資訊給地方。

名嘴黃光芹在社群以「氣象署雖然不是神,但也不能鬼預測」為題,指這次山陀兒把氣象署耍得團團轉,讓北台灣民眾過了2天頹廢狗日子,總該有司馬光出來打破水缸了。「第一,氣象署即時會公布停班停課達標縣市,久而久之,不分藍綠白的縣市首長,都以此作為決策指標。鬼的是,氣象署都會加註警語,強調停班停課應由各縣市政府做最後決定,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光芹更列舉氣象署自10月1日多次預報中修正和延後山陀兒颱風登陸時間,直到10月3日中午颱風才登陸。「颱風都沒進來,10月1日和2日哪來強風暴雨達停班停課標準預測?北台灣才會有大晴天放『假強颱假』的荒唐2日。」她批評,昨中午風雨預測顯示12縣市達停班停課標準,下午下修剩3個。她更質疑,氣象署推動AI與輝達合作,但起步晚缺乏大資料庫和大數據,遠落後歐美氣象部門。

對此,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澄清,相關質疑有不少都不是事實,氣象署颱風警報期間,每3小時更新一次風雨預測,每小時公布一次警報單,提供最新資料給各界。

陳怡良強調,山陀兒颱風發布陸警後,暴風圈不久就涵蓋到東南部陸地,如預估的開始影響,氣象署也馬上在適當時機發布提醒,但山陀兒移動速度正是秋颱面臨的兩個問題,第一就是秋季導引系統不如夏天明確肯定,路徑預報難度比較高,山陀兒就是這樣的例子,大部分速度移動緩慢;第二,秋颱容易跟環境譬如東北季風南下交互作用,產生比較大影響,氣象署不斷透過最新預報提醒大家。

山陀兒也是創下氣象署與地方政府召開連線會議紀錄最多的一次颱風,陳怡良表示,山陀兒是第一個同一個颱風舉行三次地方政府會議的颱風,氣象署透過會議提供地方政府颱風最新預報和風雨影響,停班停課由地方政府決策,是因為地方會有更完整周延考量,氣象僅是參考一部份,地方政府也會考量防救災等決策。

針對AI起步晚質疑,陳怡良表示,AI預報作業目前都在使用,不管之前發展數值或現在科學機器學習和AI模式學習,事實上有部分預測模式不見得輸給AI,氣象署都有參考作為預報;這個颱風AI模式不是表現最優秀的,每個預報都會調整,這也是為何氣象署要依據最新資料調整,全世界預報都差不多,會依照最新預報調整,氣象署將會善用AI,但還有努力空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