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生多所研究發現,台灣西海岸泥灘地百年來減少58%。(圖/生多所提供)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在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關於台灣西海岸泥灘地百年變遷的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在經歷100年大規模人為開發後,泥灘地整體面積大幅減少58%,天然棲地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威脅生物多樣性、也影響候鳥遷徙。研究團隊指出,近10年泥灘地面積雖有小幅回升,仍呼籲政府重新審視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維護泥灘地生態。
生多所表示,泥灘地是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不僅提供碳吸存等生態服務功能,還承載高度生物多樣性。泥灘地的減少將威脅到生物多樣性,尤其對遷徙性水鳥構成了重大威脅。台灣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中點,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繼站,因此,台灣泥灘地的健全程度對東亞水鳥的存續至關重要。
生多所指出,根據澳洲研究,全球泥灘地自1984至2016年間流失了16%,亞洲因20世紀末經濟與工業成長快速,沿海泥灘地流失程度遠高於全球。研究團隊透過歷史地圖與衛星影像分析發現,台灣的泥灘地變遷可分為三個時期:1920至1950年間,泥灘地在自然營力的推動下持續增長;但自1950年代開始,隨著大規模人為開發的展開,泥灘地逐年減少,至2010年約有58%的泥灘地消失。
生多所進一步指出,目前全台僅存完整的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濕地、芳苑濕地及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濕地一帶,該區域是遷徙線上的關鍵能量補給站,肩負著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功能,也孕育著大量無脊椎生物,更是眾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
生多所組長林瑞興表示,觀察近10年西海岸泥灘地面積並未縮小,甚至有小幅上升趨勢,主要是海岸開發已經快要飽和,以及各界越來越關注生態觀念等因素,未來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必須更加謹慎,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時,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
▲藍色區塊表示曾經是泥灘地的區域,紅色是現存泥灘地分布位置。(圖/生多所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