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校營養午餐面臨學餐人力不足、預算有限、時間壓縮等問題。(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台灣學校營養午餐常被嫌難吃,屢屢因為餐點裡有異物、學生吃了疑似食物中毒,甚至因為賣相太差「像廚餘」躍上媒體版面。但有學校營養師不平說,很多學校廚工都很用心製作餐點,像是前陣子流傳的火紅料理「起司馬鈴薯蒸蛋」,就是國小廚工媽媽的發想,希望藉由韓國實境節目「黑白大廚」在台爆紅,能讓營養午餐工作者受到更多重視。
雲林縣建國國中營養師楊琇棻表示,台灣營養午餐在22縣市、22種不同操作午餐補助模式的午餐規範下,供應出千變萬化的午餐菜色,相較日韓以供應自己國家的韓食、和食為主,台灣在一個學期內輪流供應著台菜、東南亞、西式、日式等異國料理,凸顯台灣多元族群兼容並蓄的特性,而且青菜份量每餐達100至150克,均高於日韓。
楊琇棻也不平地說,台灣有不少學校自設廚房,由午餐經營者、營養師和廚工組成的供餐團隊,用心研發菜單,每天供應數百人到上千人的餐點,午餐經營者要負責設計菜單、控制成本、採購食材、廚房經營管理等,廚工更如同千手觀音,要能洗、能切、能煮、能擺盤,還是時間管理大師,在短短的4小時內完成供餐任務,但這也凸顯台灣學餐人力精簡、時間壓縮、預算有限的困境。
▲建國國中為學生規劃電影主題的營養午餐菜單。(圖/楊琇棻提供)※點圖放大
楊琇棻舉例說,建國國中由學校自辦營養午餐,每天負責4所學校、共1200份餐點,午餐團隊每周規劃主題菜單,有以教科書為主題,像是歷史教到清朝就推出「餐桌上的清史」,可吃到乾隆皇帝愛吃的花雕雞、酸菜白肉鍋,還有慈禧太后愛的「清燉肥鴨」;為貼近學生生活,甚至以「電影周」為主題,電影《食神》的黯然銷魂飯也入菜,到了「段考周」則會出現哆啦A夢的記憶吐司。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也說,協會曾舉辦過7屆台灣學校午餐大賽,名列前茅的學餐廚師都具有一定水準,而且各自在學校自營的廚房中努力研發菜單,從備餐到出餐每個環節都很專業,「不要覺得好像誰都可以去當營養午餐廚工」。她認為,政府和各界應該更專業看待學校營養午餐,推動專法刻不容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