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恐怖雨勢驚人 氣象署: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秋颱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圖/翻攝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臉書)

▲秋颱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圖/翻攝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臉書)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

潭美颱風於今晨2時生成,中央氣象署臉書粉專「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指出,進入秋季以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減弱及大陸冷高壓持續發展,東北季風逐漸增強,造成全台各地氣溫逐漸下降,迎風面東北部及北部容易有降雨發生,同一時間的西北太平洋,仍有颱風生成的機會,也存在颱風侵台的可能性。

回顧今年9月,西北太平洋共有8個颱風生成,氣象署表示,包含以特別又緩慢的路徑移動的山陀兒颱風,為台灣東半部、高屏和北海岸帶來豐沛的降雨,也為侵台颱風創下多個紀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署進一步表示,山陀兒是有紀錄以來,第2個在高雄登陸的颱風,第1個是47年前的賽洛瑪颱風(1977年)。也是第一個在10月登陸高雄的颱風、登陸前海陸警報發布時間最久,以及基隆單日最高雨量紀錄等。

秋天形成的颱風不一定是秋颱,氣象署解釋,秋颱的路徑必須是由台灣南邊的巴士海峽、南海北上,同時颱風的外圍環流必須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當共伴效應發生時,常在台灣東北外海附近合流,進而在迎風面產生強風及豪雨。秋颱帶來的風雨持續時間比一般的颱風長。

氣象署指出,在預報的不確定性上,西北太平洋生成的颱風,其行進方向主要受到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環流導引。夏季時副熱帶高壓較強且西側較靠近台灣,導引氣流明顯,颱風的預報就比較有所依循。

氣象署表示,進入秋季時,副熱帶高壓逐漸減弱,導引氣流不明顯,且颱風容易和環境中其他次系統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東北季風),預報的不確定性就比較高。也因此,產生災害的威脅較大,需要做好更完善的防颱措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