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建構世界新秩序 美國還能掌控主導權?

2024年10月28日 20:00

▲▼習近平出席金磚峰會。(圖/路透)

▲習近平出席金磚峰會。(圖/路透)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本月22日至24日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領導人峰會,是近期最受國際注目的一件大事。因為,有24個國家元首參加這次盛會,其中多數是全球南方國家,而且還包括了目前全球戰爭熱點地區的一些國家。

2009年金磚國家成立時,只有中共、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四國。2010年南非加入成為第五個會員國。2023年金磚國家於年度峰會上同意,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將衣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納入金磚國家成員。此外,據說白俄羅斯、亞塞拜然、阿爾及利亞、敘利亞等三十幾個國家也希望加入金磚國家。甚至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也打算「兩邊下注」,提出了申請。

如此龐大的體積,當然使西方國家側目。先不談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單就經濟實力而言,金磚國家擴員後,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貿易占全球五分之一,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全世界的35%。

▼金磚國家擴員後,人口占全球近一半,貿易占全球五分之一,經濟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全世界的35%。(圖/路透)

▲▼ 2024金磚峰會,金磚國家,BRICS,喀山。(圖/路透)

金磚峰會地主國俄羅斯 被視為普京的外交勝利

這次峰會被視為地主國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次外交勝利。在俄羅斯於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其實施了全面的經濟制裁,切斷了俄羅斯與全球銀行體系的聯繫,並試圖在外交上將俄羅斯與世界其他國家隔離。例如,由於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逮捕令,使他去年無法前往南非參加金磚峰會,而被迫在網上發表講話、和與會國家領袖進行對話;但掌握這次峰會主場優勢的普京,卻藉機對外製造一個假象;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所說,「俄羅斯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從這個角度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與會,顯然是在為普京「送暖」。「習普會」已是俄烏戰爭以來的第四次。習近平說,「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但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誼不會變」;普京說,「75年來,俄中已經發展成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兩國關係保持高水平發展,樹立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兩人交情之佳,可說溢於言表。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與會,顯然為普京「送暖」,兩人交情之佳,可說溢於言表。(圖/路透)

▲▼俄中關係,中俄關係,普丁、習近平2個月內2度聚首。(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會晤 是這次峰會一大「亮點」

習近平當然不忘展現中共在金磚國家擁有的舉足輕重地位。習在峰會提出建設「五大金磚」的新主張,包括建設「和平金磚」、「創新金磚」、「綠色金磚」、「公正金磚」和「人文金磚」。中國占金磚國家整體經濟產出的60%以上,這使北京有能力對其他成員國,做出提供更多投資和貸款的承諾。

習近平在喀山與印度總理莫迪的會晤,是這次峰會的一大「亮點」。自2020 年中印爆發邊境衝突以來,兩國關係即陷入僵局。但在峰會召開前夕,雙方就邊境巡邏問題達成協議,為兩國修復關係做了鋪路的工作。《紐約時報》評論說,兩人五年多來的首次正式會晤,「增加了兩個亞洲大國之間關係解凍的可能性」。

習近平在與莫迪會面時表示,「雙方應該加強溝通合作,增進戰略互信」;莫迪也回應說,「相信彼此會敞開心扉來對話」。雙方一來一往,就有評論家指出,這是「中國的戰略性勝利,印度的策略性成功」,意即中共能夠在戰略上穩定中印關係;而莫迪也得到一個向國內交代的「果實」。

▼中印一來一往,評論家指出這是「中國的戰略性勝利,印度的策略性成功」。(圖/路透)

▲▼習近平與莫迪在喀山會面。(圖/路透)

金磚國家的成立 為了制衡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G7)

西方媒體也評論,金磚國家的成立,主要是為了制衡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G7)。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金磚國家跨越地域、種族、宗教,體現了國際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而G7則是具有白種人、基督教為主的單一價值觀。金磚國家顯然更能迎合國際多邊主義的趨勢。

為了擺脫美元在國際金融的掌控地位,並與全球跨境支付最主要的金融訊息傳輸系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從事競爭,中俄都提出大幅改變全球金融體系的建議,包括創建一個多邊金融支付平台的「金磚之橋」(BRICS Bridge)。據此,俄方曾提出建立金磚國家單一貨幣的構想,雖未被列入此次峰會議程,但在多個主要產油國成為金磚成員國後,會不會推動發行性質相當於「石油人民幣」的單一貨幣,仍備受外界矚目。

金磚國家在政治、經濟及人文領域皆有進展,惟在促進防務合作方面鮮有作用;因此有中國大陸學者指出,防務合作不代表轉為軍事聯盟,在地緣衝突及國際秩序變亂下,金磚合作拓展至軍事領域,應有助區域穩定及和平。克里姆林宮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甚至建議,「金磚國家必須將全球南方與東方集結起來制衡西方。」

▼金磚國家跨越地域、種族、宗教,體現了國際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圖/路透)

▲▼金磚國家成員國,由左至右分別是巴西總統魯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圖/路透)

國際政治發生結構性變化 美國還能掌控主導權嗎?

美國當然不會樂見上述的情況發生。尤其美國視印度為印太戰略的核心,對印度的對外政策動向特別感到關切。事實上,印度長期採不結盟政策,同時參與美日澳組成的四方聯盟,以及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這就凸顯了印度兩面討好的外交手段,不會輕易選擇遠離西方。

對此,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派翠克(Stewart Patrick)表示,中印關係緩和符合雙方利益,但它們的長期地緣競爭仍會存在;印度無意「用中國的霸權取代美國的霸權」,也不願讓金磚國家成為一個「反西方集團」。其他像巴西和南非這些金磚國家,它們是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取得平衡的方式,而不是找選邊站隊的機會。

外交議題並非下個月美國總統大選的聚焦所在,但選前召開的這次金磚國家峰會,已對選後美國新政府釋出了一個重大的外交訊息,那就是「國際政治體系已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未來美國還能繼續掌控主導權和發言權嗎?」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