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強化大豆自給率 農糧署輔導產業策略聯盟強化品質與穩定供應

▲台灣大豆策略聯盟近年積極於地方推動分級選別制度,集團化生產模式有效增加國產大豆產量。(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署長姚士源、農糧署中區分署徐煇妃等一級主管今日南下雲林探訪虎尾鎮將軍食農場域。(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記者王悉宇/雲林報導

農糧署為強化國產大豆產業自主,農糧署輔導各大豆產區主要農民團體籌組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以強化國產大豆品質及供應鏈之穩定,提高我國大豆進口替代率,期提升國產大豆產品國際競爭力。署長姚士源、農糧署中區分署徐煇妃等一級主管今(28)日南下雲林探訪虎尾鎮將軍食農場域。

台灣大豆策略聯盟近年積極於地方推動分級選別制度,集團化生產模式有效增加國產大豆產量,以西螺鎮其他農作產銷班第二班為集團主體,契作面積約 100 公頃、以種植黑豆(臺南 3 號及 5 號)為主,種植區域橫跨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縣市。

▲台灣大豆策略聯盟近年積極於地方推動分級選別制度,集團化生產模式有效增加國產大豆產量。(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台灣大豆策略聯盟近年積極於地方推動分級選別制度,集團化生產模式有效增加國產大豆產量。(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將軍食農場域由蔡財興,建立集團經營模式 SOP 流程,透過大豆聯盟集團化的專業分工方式,將生產單位分成「區域型農業營運主體」、「地區型農業組織」、「地方鄉鎮產銷班、小農」三層級,委由專業代耕業者後,由將軍企業社處理後端風選、震篩、色選檢驗作業,分級選別機制有效達到台灣大豆生產區域性的規模經濟。

蔡財興表示,一直以來配合政府做台灣大豆推廣種植收果,並於台灣北、中、南、東部各有設立區域性的乾燥及收貨中心,協助農民將採收之大豆第一時間進行乾燥以利保存。蔡財興指出,農友最怕辛苦採收的大豆沒人購買,故以契作配合由政府協助推動集團化管理,一條龍式機械處理,提高農民加入意願。

署長姚士源表示,為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籌組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輔導合作各場加強機械化設備,讓他們契作給予集團協助,因大豆生產屬性與水稻同,幾乎90%以上機械化,所以在轉型過程中應無問題。亦為了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政策鼓勵種植硬質玉米、非基改大豆,獎勵金從每公頃4萬5千元提高到6萬元,後續通路端我們也會持續強化協助後端加工。

▲台灣大豆策略聯盟近年積極於地方推動分級選別制度,集團化生產模式有效增加國產大豆產量。(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署長姚士源、農糧署中區分署徐煇妃等一級主管今日南下雲林探訪虎尾鎮將軍食農場域。(圖/記者王悉宇翻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