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密集打樁「害漁民沒魚抓」? 學者:政府缺乏海洋規劃

▲▼苗栗竹南龍鳳漁港,風電,離岸風電,陸域風機,再生能源。(圖/記者陳詩璧攝)

▲離岸風機一根根佇立於西海岸,帶來了電力卻也讓漁民生活受到影響。(圖/資料照/記者陳詩璧攝)

記者林緯平/採訪報導

再生能源為推動零碳排的重要手段,各國也積極佈局以達到永續發展,當中風力發電是僅次太陽能光電的重要發展項目。我國同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加上台灣海峽被視為極具潛力的風場,故吸引許多國際風電業者參與開發,目前全台外海已設置超過300座的離岸風機。然而,漂亮的風力發電數字背後,卻深深改變了海上漁民的日常。


雲林台西鄉漁船船長、雲林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4年前和在地漁民因反對業者要在距西海岸約8至17公里海域蓋設離岸風場,而在海上發生對峙。李平順說:「那塊被插滿風機的海域,是我們祖先世世代代的魚場,漁民最簡單的訴求就是不要破壞這片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平順船長(右)。(圖/李平順提供)

▲李平順船長(右)家族世代都靠海維生,風機的出現讓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圖/李平順提供)

談起當初的抗爭,李平順直言漁民並非是反對政府的能源政策,而是「為何漁民都是最後一個知道風場要蓋的人?」當時風電業者已經和漁會達成漁業補償協議,因此取得開發許可。但是雲林漁業現況而言,是以養殖為大宗,而實際會受到離岸風機影響的捕撈作業漁民,其權益卻遭到犧牲。

4年過去,雲林近海已設置80座風機基樁,對漁民的實際影響為何?李平順說,捕撈環境的改變就是最大的改變,漁民都盡可能避免進入到風場,「加上每座風機的間距小,對船行駛的安全性以及捕魚方式都會受到影響」。另外,今年因為風場趕工,幾乎每個月都在打樁使得漁獲驟減,收入幾乎只有往年的1/10。

據李平順轉述,更讓當地漁民訝異的是當初政府在調查後,認定這片風場海域過去並無漁業捕撈活動,因此認定可以開發為離岸風場。

▲▼澎湖第三漁港澎湖魚市場,澎湖漁民,澎湖漁船。(圖/記者蔡玟君攝)

▲漁民靠這片海為生,該如何與新能源發展共存?(圖/資料示意圖/記者蔡玟君攝)

政府設定離岸風電在2025年的設置容量目標為5.7GW、2050年達40~55GW,但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統計至今年9月的資料,離岸風電容量為2.819GW。若要達成2025目標仍有一段落差,也意味勢必未來會有更多的風機插在台灣海域上。

前環保署副署長、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指出,政府發展再生能源的利基點是好的,但很多東西都操之過急!以離岸風電發展為例,政府並非由上至下先規劃調查好哪裡適合開發風場,再讓業者們來投標,而是讓業者自行圈地再送環評,至於怎麼跟周邊的漁民、居民協調,都是憑業者自己本事。

邱文彥認為目前離岸風電規劃的有很大的問題,也衍生出像是桃園風場開發區塊因影響飛機航道安全,而導致業者投入開發成本後卻遭否決的案例。現今「一個風場,一個環評」缺乏整體持續性的海洋研究,加上目前台灣的海岸管理法只管到3海里或水深30公尺的海域,這也意味從3海里至12海里領海線內都無法可管,且離岸風機多數都設置在此海域內,因此邱文彥也呼籲政府做好海洋空間規劃,並立法補足。

▲▼前環保署副署長、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圖/記者林挺弘攝)

▲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認為,政府應該積極推動海洋空間的規劃。(圖/記者林挺弘攝)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竣認為,西部海域空間有限加上政府無詳細規劃,勢必會讓風力公司與漁民的衝突爭議越來越多,該如何建立一個雙方能夠理性溝通的平台,尋求兩造都能接受的解方,都比單靠補償金解決來得好。

農業部水試所在8月曾發表風機海域的試驗調查,指出自108年起持續在西部風機海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風機設置後,海域的底棲類物種呈現增加趨勢,且風機基樁有聚魚效果,有助形成新的漁場並提高漁民的漁獲量。

然而,真實情況是漁民在非必要情況下,根本不會進到風場內,且這些魚也非漁民所要捕撈的「經濟魚種」。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副教授蘇楠傑表示,風機基樁蓋好之後不僅海流會改變,也讓海域底質環境改變,導致漁民需要重新適應。蘇楠傑認為,政府、風電業者、漁民該如何在這片大海上尋求永續的平衡,尋找出「共存」方法是當務之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