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長石崇良出席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的健保論壇暨醫師工會年度大會。(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健保財務如何永續受到關注,衛福部日前拋出補充保費費率調漲規劃,健保署長石崇良今(9)日進一步提出3大調整方向,為了兼顧世代公平正義,應該讓補充保費費率和一般保費脫鉤,補充保費課徵項目依照各自屬性訂定不同費率,最後則是討論新增課徵項目。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日舉辦健保論壇暨醫師工會年度大會,石崇良以「我國健保改革方向」為主題進行演說。
石崇良指出,健保開辦30年來只調漲過2次費率,從最開始的4.25%調升為4.55%,接著再調整到5.17%,後續因為有結餘經歷兩次調降,到2021年才重回5.17%至今。這樣全世界最低的費率讓他直呼「匪夷所思,不知道是怎麼撐到現在」,所以當他接任署長,就開始思考應該是否該調整費率。
石崇良強調,他認為費率應該要調漲,但是一定要健保收入財務結構去考量。目前健保收入高達75%來自以薪資所得為主的一般保費、10%來自補充保費,其餘則為政府負擔支出、政院挹注等。「假設要把餅做大,要照這樣的比例變大嗎?還是要調整結構,例如讓補充保費的佔比增加,別讓薪資所得者壓力那麼大。」
現行健保財務過多依賴於一般保費收入,石崇良說,將研議補充保費檢討,這裡會有3大方向。現行補充保費費率和一般保費連動,如果調高就會影響到一般受薪階級,所以首要就是兩種保費的「費率脫鉤」。
現行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從高額獎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收入就原扣繳,費率一致。石崇良說,這6類收入又可分為屬於勞力所得的兼職收入,來有資本利得的股利、租金等,其次就是要考慮課徵項目依據屬性不同給予不同費率;而最後則是要思考擴大費基,討論新增可課徵項目,不過相關調整都涉及修法,都在規劃當中。
此外,健保收入部分也應思考是否增加多元財源,石崇良分析,近期房屋交易轉售金額高,證券交易相當活絡,是否可以貢獻一點到健保,若能作為補充性財源,一般保費費率的成長就不用那麼快。
石崇良另也提到,暨今年委託國衛院討論商保協同健保,規劃打造第二層健保;明年則規劃是探討總額制度,讓總額更有彈性,甚至是直接打破總額制度,但仍應有配套管理措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