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位民眾在立院集結遊行,為野生動物請命 。(圖/記者楊惠琪攝,下圖同)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2024為野生動物而走」大遊行今在立法院群賢樓前舉行,主辦單位「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指出,近年遊蕩動物騷擾、攻擊野生動物的案例倍增,政府的TNR管理策略反而讓遊蕩犬隻數量增加,要求政府精進遊蕩犬貓與生態熱區管理,並提出將犬貓是「外來入侵種」的概念列入中小學課綱。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今號召2千人到場,遊行民眾高喊「犬貓問題不逃避,政府面對不消極」、「好心餵食成惡果,野生動物受折磨」等口號,現場還有25個動保團體設置的動保市集、多名專家學者接力演說,立委洪申翰、張雅琳、洪孟楷等人,與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也到現場接受野保團體的陳情書。
遊行總召吳奕達表示,2017年零撲殺政策實施後,TNR(Trap-Neuter-Return,誘捕、絕育、回置)成為國內目前管理遊蕩犬貓的主要策略,但遊蕩犬貓絕育後回置野外,仍對野生動物具威脅性,且根據審計部去年報告,109年至112年農業部累積編列逾3.5億萬元經費執行捕捉及絕育,遊蕩犬數量卻不減反增,顯見TNR策略需重新評估。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指出,近年包括白鼻心、石虎、穿山甲、鳥類等野生動物,受遊蕩動物騷擾、攻擊案件攀升,中研院台灣生物多樣性機構建置的台灣物種名錄,已在2022將家犬、家貓列為外來入侵種。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說,犬貓在科學上被定義為外來入侵種,卻有很多國中小老師不知道,政府官員也缺乏科學觀點,認為犬貓為外來入侵種的概念,應該列入課綱。
吳奕達強調,遊行的訴求並不是要製造野保與動保的對立,特別提出遊蕩犬貓問題,並非刻意忽視路殺、環境開發等威脅,而是要凸顯野生動物、遊蕩動物「都活得不好」的現況,若民眾可以具備正確觀念,就能降低棄養、放養的發生。
農業部動保司長江文全表示,犬貓是否為外來入侵種,目前學界尚無定論,如果列入侵種是代表可以移除的話,目前國內社會對依法安樂死仍存有疑慮,移除恐怕會遭致更多阻力,農業部尊重各界意見,但是否列入課綱,必須有社會高度共識。
針對野保團體批評政府管理遊蕩犬政策成效不佳,江文全表示,遊蕩犬管理本來就要多管齊下,且考量都市、鄉鎮與農業社會差異,而不是統一標準化作法,強調未來會更細膩,也會請各地方政府落實政策,如果這些政策沒推動,現在遊蕩犬的數量恐怕會增加更劇烈。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提出三大訴求,包括「精進遊蕩犬貓管理與減量」,要求釐清飼主定義,落實野外調查,重新評估TNR策略,保護區犬貓禁餵移置;「強化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擴大範圍」,應達到生態熱區要無犬、訂定熱區禁餵規範;「提升國民對野生動物保育與伴侶動物福祉的認識,將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案例」。
此外,台灣動物共生聯盟今也派員到集會現場和平理性舉牌,該聯盟指出,威脅野生動物存續的主要困境是棲地破壞、路殺威脅、殘忍陷阱等,勿以浪犬代罪替死,而將犬貓入課綱強調「外來種入侵」將誤導下一代,助長社會殘忍風氣。流浪動物源頭是棄養及放養未絕育犬貓,唯有確實落實絕育及晶片寵登,才能根本從源頭杜絕流浪動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