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積極強化國軍戰力。(資料照/軍聞社)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後,因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曾提及要台灣支付保護費,建議台灣軍費應佔GDP的10%。不過,我國安高層官員表示,GDP的趴數沒有人說得準,但在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上,台美的安全單位是有「直接管道」的,不定期甚至隨時可以討論,目前雖然沒有所謂對美軍購的清單,但除了大型載台的籌獲,當前著重在「軟體強化」,包括通信、衛星,以及去中心化C2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指出,台灣有意提出逾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828億元)的軍購,且清單包括60架F-35戰鬥機、4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Advanced Hawkeye)等大型載台;此外,川普先前也曾提及,台灣應該支付「保護費」,且建議台灣軍費應該佔GDP的10%。
對此,一位台灣的國安官員受訪時表示,GDP的趴數其實沒有人說得準,過去這幾年來,台灣的GDP是翻倍成長,這是過去很難想像到的,不是說因為民進黨政府,而是之前的政權都沒有做到這一塊,整體規模是擴張的,因此沒有人可以掐出一個比例。
▼台美安全單位有直通管道,隨時可討論;而目前除了對美軍購,也著重在通訊、衛星,以及去中心化C2能力的強化。(圖/記者陶本和製表)
國安官員說,台灣面臨常態性的灰色地帶侵擾,發展不對稱作戰,但是到底怎樣是最適宜的,或是最好的方式,其實也還沒有一個準,重點是,很多事沒有辦法表現在GDP上的。他舉例,簡單來說,單兵的戰場存活力要提升,單兵的裝備要強化,遇到槍傷要減少致命,但是個人單兵裝備都換好,GDP的表現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另外,在不對稱作戰的提升上,除了硬體,也有系統整合的改革,軟體的更新與調整,這也是為什麼智庫跟專家,都說不準GDP的關係。
另一位國安官員指出,在台美的安全溝通上,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只會更高不會更低。而且他也透露,台美在安全溝通上是有「直接管道」的,不定期會做討論,頻率上可能是「每週」,甚至「隨時」都可以進行。
至於所謂台灣提出近5000億元的軍購清單一事,國安高層官員表示,目前尚未有這樣的清單,但其實除了所謂大型的載台的建置之外,當前其實聚焦在「軟體強化」,很多部分是整體通訊跟韌性要加強,還有衛星的感知能力,還有戰場上去中心化的C2能力(管制指揮,Command and control),這部分很多國家其實也都有在進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