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德國汽車出口佔總產能77%、大陸僅16% 誰產能過剩?

▲▼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圖/CFP)

▲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圖/CFP)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今年以來,多國相繼批評大陸有「產能過剩」之嫌,屢次遭大陸方面否認。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近日也以汽車生產為例進行反駁,他稱,大陸去年出口的汽車當中,只佔全部產能的16%,反觀德國汽車出口佔總產能的77%,他反問「哪個國家是產能過剩?」

林毅夫近日接受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採訪,當他被問及印度和一些發達國家經常指責大陸政府對生產和商品投入大量補貼並對外傾銷的時候,作出上述表示。

針對此問題,林毅夫直言「這不公平」,就拿汽車出口來說,外界批評大陸「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中國政府補貼的結果」。但他指出,首先,大陸2023年共生產約3000萬輛汽車,但只出口了500萬輛,出口只佔全部產能的16%。

林毅夫接著說,德國去年生產了410萬輛汽車,出口310萬輛,出口佔總產能的77%。他反問:「您說,哪個國家是產能過剩?」

其次,林毅夫指出,大陸老百姓還不富裕,無法為進口國家的消費提供補貼,大陸也無意補貼高收入國家的汽車消費。

林毅夫另被問到,新德里經常指責大陸對來自印度產品進口設置非貿易壁壘。他回應,大陸無意設置進口壁壘,並指大陸是唯一一個每年舉辦進口博覽會的國家。

林毅夫續稱,大陸鼓勵外國生產商在大陸舉辦展會,以便讓大陸消費者了解,其他國家還有哪些好產品。「所以,我們沒有設置障礙。」外國產品肯定需要在大陸市場參與競爭。就像大陸的產品必須在印度市場參與競爭,才能贏得市場。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劉世錦14日則表示,應正確認識大陸市場的「卷」和產能過剩。大量進入、競爭淘汰、優勢企業脫穎而出、市場份額集中,是市場競爭的正常過程,也是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必經程序。

劉世錦還說,計劃經濟導致「短缺」,市場經濟則伴隨一定程度的過剩。有過剩才有競爭,才有優勝劣汰、技術進步和品質提升。「如果把『卷』理解為市場競爭,這種卷就是必然和合理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