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廬負責人林慧峯。後方是畫家老友邱亞才留給紫藤廬的作品〈仕女〉。(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1997年,台北市長陳水扁拍板定案紫藤廬茶藝館為古蹟。2003年,作家龍應台在轟動一時的文章〈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寫道:「全世界有6,600家Starbucks,全世界只有一個紫藤廬。」大概再沒有一個地方像紫藤廬一樣,藍綠、統獨不同光譜的人都曾站出來為它請命。
然而,幾乎在悄無聲息中,紫藤廬將於12月15日關上大門,進入幾年大修。我們回訪執掌茶館的人、來去茶館的人,重新了解百年和洋老房成為古蹟之後的事,包括一個時代的消逝、家庭的離散還有文資的難題。
週六下午,小小的紫藤廬花廳仙氣雲集。十多位藝術家,從繪畫、金工、崑劇、雕塑、水墨到香道,包括蘭亭崑劇團王志萍、上默劇創辦人孫麗翠等大師一字排開,各自擺起自己的茶席,茶桌鋪的是他們十年前或二十多年前在紫藤廬展覽表演的海報。老友在茶館年底修繕關門前相聚,分外歡欣,只是10月下旬氣溫突地回夏,空調老舊又臨時故障,神仙優雅的品茶時間,大家頻頻拭汗。
老蔣時期 特務門外暗暗監視
1981年成立的紫藤廬是台北市第一處市定古蹟,李安的《飲食男女》,趙文瑄與吳倩蓮見面的茶館在此取景,阮鳳儀的《美國女孩》要找SARS時代存在至今的場景也是這裡。古蹟如今看來是附庸風雅,不過1950、60年代老蔣時期,或黨外運動如火如荼那段,這裡都是自由發聲的沙龍,門外總有特務暗暗監視。也因此,1997年財政部關稅署要收回,文化圈、政治圈大力促成保留。
▲紫藤廬原是日式平房,歷經多次改建,新舊間隔多,漏水是現在最迫切的問題。
然而,紫藤廬老了,不只空調老舊,室內多處漏水不堪使用,入廳走道的木地板也因潮濕隆起如山丘,經過的人無不小心邁出步伐。「客人都在問紫藤廬休館下一步,老實說,要在台北市區找到像紫藤廬一樣的地方不太容易,目前有1、2個選項,但都還沒有確定。我的想法是老天爺自有最好的安排。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會開。」茶會上,主持人林慧峯從容搬來救急的電風扇,但她的心情,卻沒有致詞那樣輕鬆。
62歲的林慧峯是紫藤廬現任負責人,她在1989年和紫藤廬創辦人周渝結婚,一直位居幕後,14年前開始全面接手。「念台大時,中文系老師比較保守,都說紫藤廬那地方你們千萬不要去。」林慧峯笑說,沒想到畢業後一次藝文活動認識周渝,2人隔年結婚,在紫藤廬辦茶會,她在報社副刊工作的主編、作家、文化圈的朋友,像是高信疆、梅新、羅智成、南方朔都來了,結果六四天安門學運消息傳來,大家愁眉深鎖,一陣譁然。
▲1997年紫藤廬搶救運動,胡茵夢(中)出席聲援周渝(右)。
1997年,財政部計畫收回紫藤廬原作為關稅署宿舍的日式平房,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等文化界發起保留運動,「那時候社會能量很強,包括黃春明、胡茵夢、李敖、平路、陳文茜和蔡詩萍都來參與爐邊閑話。」紫藤廬的建築包含可追溯至1920年的日式平房,以及1965年由周渝父親周德偉擴建的二層,「查封時,他們連院子也放了三角板,禁止進入,魚兒和植物有得罪他們嗎?大家很生氣,夏老師就和城鄉所學生密謀,他們偷偷在晚上將三角板的螺絲鬆開,隔日把胡茵夢、丁乃竺兩大美女、報社記者找來,兩大美女站在門口,輕輕推就全倒,我們還拿一個三角板寫『古蹟無罪,造反有理』。 一上報,財政部拿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講起保留運動,林慧峯青春激昂,但成為古蹟之後,卻是二十多年和公部門打交道,以及在古蹟內經營的學習修行。1997年紫藤廬保留時還沒有《文資法》,1999年時任文化局長的龍應台協調以委外經營的方式運營,但委託單位必須是法人,因而成立了紫藤文化協會,再委託紫藤廬經營茶館,茶館每月須上繳12萬元的權利金給協會,由協會舉辦公共活動、展演。劉維公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時代,他們順文化局改採國有非公用不動產標租法承租,幾年後又因公告地價大漲,改回委外經營,「這過程講起來非常複雜。」
紫藤廬2016年、2019年均經過局部修繕,這次大修,原定7月關閉,因預算審核等問題延到12月結束,她一方面要調度茶館人力、張羅回顧活動,也擔憂修繕工期拖至4、5年,以及修繕後的屋況、人事、承租條件有所改變。看著大廳收藏1997年好多名人為紫藤廬請命的動人宣言,她有些感嘆,「雷驤老師走了,我們的老朋友尉天驄走了,于澎走了,台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蘇南州也走了。有些人,我邀約了,無法在期限內回覆,大家都太忙了。」問她,紫藤廬關門、暫時休息以前,好像一個時代也過去了? 「我覺得是,一個台灣的黃金年代。很多感觸。一代人過去,一代人所成就的環境也過去了。」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誰還記得紫藤廬 台北第一處市定古蹟大修前回顧
【再見紫藤廬2】歷經殷海光和黨外運動風風火火的年代 創辦人周渝在茶中找到自由
【再見紫藤廬3】憂古蹟修成公廁、又逢台北文資數量激增 文化局長蔡詩萍回應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