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究發現ADHD患者更易遭受霸凌,而其中的研究員林峻吉本身就是ADHD過來人,他也分享了自己童年求學時的經歷。(示意圖/photo-ac)
圖文/鏡週刊
繼勞動部的霸凌輕生案爆發後,各界也紛紛開始嚴正看待霸凌一事。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兒童時期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案,在青春期遭受霸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52倍。該研究的參與者之一、國衛院博士後研究員林峻吉,本身就是兒時確診ADHD的案例。他不僅透過個人成長歷程分享這一群體面臨的挑戰,也呼籲社會展現更多同理心、包容和尊重。
林峻吉指出,ADHD的孩子因活潑、外向的行為特徵常成為眾人目光焦點,容易被誤解為「不乖」或「愛搗亂」。即使他的數學成績優異,但國中時某些科目不理想,再加上性格外放,曾被科任老師在課堂中貶低,甚至在交換改考卷時公然侮辱:「你的不用跟別人交換,成績那麼爛,你就不要浪費別人的筆水」這些經歷反映出校園教育對ADHD認知的不足,進而可能助長霸凌現象。
林峻吉分享道:「ADHD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行為特徵很鮮明,可能特別容易引起注意,因此被排擠或歧視的機率更高。」但他也慶幸在求學過程中,同儕對他大多展現包容與支持。
林峻吉進一步點出,數位原生世代的ADHD青少年,因網路無所不在的特性,可能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他表示,匿名的網路世界似乎給人掩蓋身份的機會,但ADHD的特性往往難以隱藏,即便在網路上發表匿名言論,也容易被辨識。他以個人經驗為例:「我可以不看手機,但現在的青少年很難離開網路,他們可能隨時隨地都面臨網路攻擊。」
對於網路霸凌,他認為這是現實霸凌的延伸,且在24小時、全年無休的網路環境下,問題可能更加放大。
回憶成長歷程,林峻吉坦言,自己的運氣很好,遇到了一些支持他的同學和老師,讓他能在正規教育體制中成長。但他也強調,不是每位ADHD患者都能獲得如此幸運的支持。他呼籲家長、教師和社會大眾應更多關注ADHD青少年的內在需求,並建立更完善的支持體系,「社會在努力成長,我們自己也要努力,就算我們是負重前行,但依然能走出屬於我們的歲月靜好。」
社會不僅應為ADHD青少年創造更多理解與包容的環境,也需透過教育與政策,減少霸凌問題的發生,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與尊重中成長茁壯。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更多鏡週刊報導
勞動部公務員遭霸凌致死 父母慟訴:揭開「目的良善」醜陋面目
謝宜容霸凌案重啟調查大逆轉 游盈隆:政府史上首次認錯值得鼓勵
勞動部霸凌案報告大逆轉 黃暐瀚質疑前一版:是不是該查一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