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幼仔在四川臥龍天台山的野化培訓區域內爬樹 。(圖/翻攝 環球時報)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為了保護珍稀物種中國國寶大貓熊,中國大貓熊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貓熊中心)和其他機構在四川設立多個基地,致力於大熊貓救護、繁育、野化放歸和科學研究等工作,工作人員甚至身穿「貓熊人」偽裝服,塗上貓熊尿液和糞便,遮蓋人類的氣息。通過一連串野化培訓,加上專家「不干預」遠距觀察,近年野化歸放取得不錯成果,
自2015年第4次大貓熊調查公佈以來,全大陸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棲息地面積均有增長。截至目前大貓熊野外種群數量已增長到1900隻左右,分布在不同地方,其中一些種群的大熊貓數量少於30隻,要單純以就地保護的方法維持種群數量相當困難。
大陸決定啓動大貓熊野化放歸工程,為了避免重蹈錯誤,大陸第一隻野放大貓熊祥祥在沒有良好規劃之下,被放逐野外,最後慘死。圈養大熊貓野化放歸是熊貓中心首創的技術,主要分為:培訓、放歸、監測3個階段。
《環球時報》報導,針對貓熊中心臥龍核桃坪、神樹坪等基地,近距離觀察和記錄大陸多年來在大貓熊科學研究與保護管理方面成就,比如:中國式創新「母獸帶仔」野化培訓模式。
大貓熊「輝輝」和幼仔是《環球時報》報導的主角,也是實行「母獸帶仔」野化培訓方法的個案。報導稱,幼仔在今年5月時,和媽媽「輝輝」被轉運至天台山進行第二階段野外培訓,當時幼仔在10個月左右。採訪團隊遠遠看到「輝輝」的幼仔在感受到危險時,可以迅速地爬上十幾米高的大樹頂,並可以長時間懸停。
從事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工作多年的飼養師牟仕傑介紹。「最初階段嘗試通過飼養員在野外餵養來培訓大貓熊學會野外生存,但遇到了很多困難,我們最終發現了『母獸帶仔』的方式。其中母獸的選拔很重要,最完美的情況是既要有野外生存經驗、足夠的野性,還要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並教會幼仔各項技能。」
▲ 野化培訓大貓熊過程最忌諱與人類接觸,工作人員必須假扮貓熊人才能靠近 。(示意圖/翻攝 央視)
「在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幼仔和人類親密接觸。從照顧幼仔開始,工作人員就要身『‘熊貓人』偽裝服,塗上熊貓尿液和糞便的氣味,遮蓋人類的氣息。」牟仕傑說。
牟仕傑進一步介紹,為了能更好地偽裝,「熊貓人」偽裝服前後開發過迷彩偽裝色、「熊貓人」偽裝服等5套方案,最終才確定下來。「現在的熊貓服既有很高的偽裝性,也輕便、適宜我們在野外開展工作。」
當培訓的幼仔具備了野外獨自生存的能力,也就到了放歸階段。「在完成一系列訓練並經過專家論證,認定幼仔具備在野外生存的能力,比如覓食、應對危險等,才可以放歸大自然。」牟仕傑表示。
據了解,幼仔放歸時會被戴上一個可追蹤監測的電子頸圈,通過衛星訊號追蹤它們的活動軌跡、健康狀況等信息。頸圈會在一年半左右脫落,無法長期追蹤監測。之後必須依靠紅外相機、糞便取樣等方式收集更多數據。
《新華社》今年6月報導指出,截至當時,大貓熊中心已放歸圈養繁育大貓熊11隻,存活9隻,其中7隻成功融入有滅絕風險的小相嶺山系野生種群,2隻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種群。
▲臥龍神樹坪基地的大熊貓 。(圖/翻攝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導指出,中國的大貓熊保護事業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案例,大貓熊的受威脅等級已從「瀕危」降至「易危」。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李德生表示,為了更好保護大貓熊,除了繁育技術提升,還有相對應法規。大貓熊研究的國際合作從1994年開始,先後與20個國家和26家機構開展了大貓熊國際科研合作,與相關國家和相關科研人員進行良好交流,推動大熊貓項目,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另外,確保旅外大貓熊得到良好的飼養護理和健康保障,也是大貓熊國際合作的首要任務。李德生表示,對於租借貓熊的機構,大陸官方有明確的要求。
他進一步介紹,例如,飼養管理團隊必須具備專業條件,飼養場館須達到大陸多年研究總結出的標準,對於展廳、室外運動場、綠化休息區等都有具體要求,「此外,我們要求合作單位定期提供健康評估報告,年底提交年度體檢報告,確保飼養規範並做好大貓熊的健康管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