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黃軒表示,有5種人看起來健康,但因其生活習慣容易引發心臟功能危機。(示意圖/CTWANT)
圖文/CTWANT
近期由於寒流來襲的關係,短短數日內已有百餘人因寒冷而發生猝死。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其實寒冬中猝死的情況,並不僅限於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病的人,許多看似健康的人也可能因為忽視生活細節而面臨危險。
據消防署統計,全台從25日至昨(28日)上午因非創傷原因發生心跳停止(OHCA)案例已達112例。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很多人一定聽過,「某某人,平常看起來很健康,今天就猝死?」這是因許多人忽略了低溫對身體的潛在威脅,尤其表面上看起來健康的人,也可能因隱藏危險因素,面臨猝死的危機。
黃軒指出,猝死的高危險族群除了長者外,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族群、吸煙和飲酒成癮者,以及肥胖者都是屬於高危族群。因為寒冷天氣會導致血管收縮,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這些族群的身體狀況更易受到低溫衝擊。
除了上述5個典型族群外,下列5個族群,則是看似健康的非典型猝死高危險族群,他們往往因為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或忽視健康細節,即使是年輕、看似健康,卻不知自己早就不健康,面臨猝死風險。
1.暴飲暴食者:冬季常見的暴飲暴食行為會導致血液集中於消化系統,心臟負擔突然增加,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2.缺乏運動者: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心血管功能下降,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弱,增加猝死風險。
3.喜歡酒後或飯後泡澡、酒醉者:飯後或酒後泡澡會導致血液重新分配,心臟負擔加重,特別是在冬季高溫浴室與低溫環境的溫差下,容易引發心血管危機。
4.情緒起伏大者:壓力過大或情緒波動會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律不整或血壓波動,增加猝死的可能性。
5.感冒久未痊癒者:感冒病毒可能侵入心肌,引發心肌炎或心律不整,若忽視保暖或未及時就醫,可能導致猝死。
黃軒提醒,寒冷天氣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還可能因冷熱溫差或長時間暴露於低溫環境而對身體造成重大負擔。許多人以為猝死只會發生在有慢性疾病或年長者身上,卻忽略了年輕人因不良生活習慣或未注意保暖而猝死的可能性。
為降低猝死風險,黃軒醫師建議從以下6點入手:
1.注意保暖:外出時佩戴圍巾、帽子,特別保護耳朵和頸部等易忽略的部位。
2.避免劇烈溫差:起床時緩慢移動,避免突然接觸冷空氣;洗澡時保持水溫適中,避免過冷或過熱。
3.健康飲食:少吃高油高鹽食品,避免暴飲暴食。
4.適量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增強心血管功能。
5.及時就醫:如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6.警惕生活細節,避免隱藏風險。
黃軒醫師最後也提醒,寒冬中,典型的高危險族群如年長者和慢性病患者需要特別關注,而看似健康的人群也應警惕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或忽視保暖等問題。他也特別提醒大家,寒冬雖然美麗,但暗藏危機,唯有養成良好習慣與全面保暖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猝死風險。
延伸閱讀
▸ 男友出差要她陪「卻獨自升級」 女友孤單坐經濟艙好心寒…全場怒了
▸ 89繼妹「男友不行」逼準姐夫!結果懷孕了 他賤喊受害:我才被騙
▸ 原始連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