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大地震30週年教訓 衣櫃、書櫃等巨大家具最致命

2025年01月18日 09:38

▲▼ 日式建築,房屋,(圖/CFP)

▲許多人在房屋倒塌時被瓦礫或家具壓住,特別是建造於1981年前、按照舊耐震基準建造的木造房屋受損嚴重。(示意圖/視覺中國)

文/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7日專電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17日悼念30週年,日媒紛紛製作防災特輯,教導民眾相關知識。根據教訓,地震時最致命的是衣櫃、書櫃等巨大家具,許多人因逃生不及、被家具壓倒而窒息身亡。隨著電力恢復,則有發生「通電火災」的風險。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時46分,日本兵庫縣淡路島北部近海的明石海峽發生規模7.3地震,靠近震央的神戶市中心受災嚴重,最終統計造成6434人罹難,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的最嚴重天災。

時事通信社報導,當時是剛過完三連休後的週二,許多人仍在睡夢中,神戶市周邊在清晨突然發生規模7.3強震,且是日本觀測史上首次記錄到震度7。

這次直下型地震衝擊企業和行政機能集中的都市區域,僅短短數十秒震動,卻導致高速公路、建築物和住宅倒塌,水管、瓦斯管線等重要設施被破壞。當地居民回憶,「感覺像是從下方被猛力頂起,身體有一瞬間浮了起來。」

▲▼日本鄉村房屋。(示意圖/視覺中國)

▲地震直接造成的罹難者當中,有大約8成是窒息或被壓死。(示意圖/視覺中國)

地震直接造成的罹難者當中,有大約8成是窒息或被壓死。許多人在房屋倒塌時被瓦礫或家具壓住,特別是建造於1981年前、按照舊耐震基準建造的木造房屋受損嚴重。罹難者當中有半數是高齡者,不過由於震央附近大學眾多,也有許多是20多歲年輕人。

道路、水管、瓦斯線路等生活基礎設施遭受巨大損害。阪神高速公路有一段長達635公尺的道路倒塌的場景,震驚全世界。由於主要的高速公路和國道無法通行,交通壅塞導致救援物資運輸受到影響。雖然兵庫縣的電力在大約1週後恢復,但是瓦斯和水管線路完全修復卻花了將近3個月。

地震後也發生火災,主要在震動劇烈的地區,有約7500棟建築物被燒毀。由於木造房屋建造密集,加上缺乏人力和水灌救,無法及時滅火,更助長火勢延燒。

超過半數的火災發生在地震後的短時間內,但也有部分火災出現「時間差」。調查發現,主要是因為電力恢復後,由於電暖器等設備引發的「通電火災」。

此外,當時災民湧入各處避難所,高峰期有約31萬6000人。除了學校的體育館和教室,甚至走廊上也擠滿人,全部災民都打通鋪,保護隱私變得相當困難,也使得不習慣集體生活的居民面臨壓力。由於廁所無法沖水,排泄物堆積成為感染源。為了避免上廁所,很多人開始減少進食和喝水,或減少活動,導致健康惡化。

地震發生後的當天中午左右,受災地開始收到支援物資,但由於缺乏人手和保管空間,物資無法分類和分配、堆積如山,避難所內卻只有少量食物和資源,情況非常混亂。

30年後,當年的教訓被應用在各處。日本在震後實施「耐震改修促進法」,要求1981年之前建造的醫院和學校都必須進行「耐震度診斷」。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統計,截至2018年,一般住宅的耐震率已經達到約87%。

即使住宅本身沒有受損,但衣櫃和書架等巨大家具倒塌仍有可能造成傷害,或是阻擋逃生路線。因此,日本政府開始呼籲民眾把大型家具固定在牆上,以及避免把有倒塌風險的家具放置在臥室。

至於「通電火災」的風險,當局則鼓勵安裝能夠感知震動並自動切斷電源的「感震斷路器」,費用大約在3000至8萬日圓不等。然而,根據2022年民調,安裝感震斷路器的比例僅為5.2%,沒辦法普及的最大障礙在於認知度不足。

避難所方面,日本也記取教訓,之後設置避難所時會裝上隔板和帳篷等,以確保災民隱私。中央政府也要求地方自治政府必須在避難所儲備必需品,像是防災食品、便攜式廁所和紙尿褲等,以備萬一。

救災方面,日本在1995年6月創設「緊急消防援助隊」,每當發生重大災害時,就會集結全國消防隊趕往災區,立刻就能以直升機和重型機具展開搜救行動,至今已出動40次以上。日本也在2005年發展出「災難醫療救護隊(DMAT)」,能在重大災害發生48小時內投入行動,曾在熊本地震等災難中發揮重要作用。(編輯:田瑞華)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