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資料照。(圖/疾管署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今年首例百日咳!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個案是南部2個多月大女嬰,2日出現咳嗽、流鼻水情形,期間陸續就醫且症狀持續,一直到18日因咳嗽症狀加劇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經採檢通報後於昨日確診。由於近年確診百日咳多是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3個月內嬰幼兒,提醒懷孕婦女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產生抗體可以傳遞給寶寶。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該名個案曾經接種過1劑百日咳疫苗,目前意識清楚且活動力正常,持續住院治療中。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並針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家庭接觸者共7人,1名出現疑似症狀,均已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1例本土病例,2020年至2025年累計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5、0、2、0、33、1例,多為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29.3%),其次為13到19歲病例(占24.4%)。曾淑慧表示,去年確診33例個案比過去四年要多,但是和新冠疫情前相比個案數相當。
疾管署說明,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疾管署表示,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
另由於近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多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之3個月以內嬰幼兒,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到36周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另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Tdap疫苗。
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務必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如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按醫師指示確實完成治療,以免造成傳染。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