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走出內耗的泥沼,活出真正自我!(圖/unsplash、Pixabay)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在充滿社會期待與標籤的時代,女孩們該如何在生活與職場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不被定義的妳:自己的人生,無須被定義》為女孩們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維模式,幫助她們走出內耗的泥沼,活出真正的自我!
MBTI什麼的,都無法定義妳!
從家庭到職場,人們常被標籤與期待所限制。不論是完美主義、高敏感人格,還是被定義為某種職場類型,作者高琳提醒女孩,這些外界的分類與期待,只是影響我們生活的眾多框架之一。女孩不應該被世俗的標準所限,而應該定義屬於妳自己的路徑!高琳鼓勵讀者用勇氣和智慧,撕下那些無法代表自我的標籤,成為時時刻刻閃耀著的「不被定義的妳」。
寫給每個被消耗的妳,找到重拾能量的方法
書中,作者以其20多年於中國五百強企業的管理經驗,結合線上線下培訓案例,為讀者提供職場生存之道和心靈成長的方法。無論妳正處於初入職場的迷茫期,面臨職場天花板的挑戰,還是陷入情緒內耗的掙扎,高琳以實用建議和真實案例告訴妳,「有些道理,早點知道不一定會更成功,但一定會更從容。」
二十多歲的勇敢,三十多歲的堅持,四十多歲的驕傲
高琳的文字如同職場女性的指南針,從二十多歲的探索自我,到三十多歲的正確選擇,再到四十多歲的從容自信,她以溫暖而堅定的語調陪伴每位讀者成長。「二十多歲的妳,勇敢地去冒險、去嘗試,撞上的東西越多,妳就越瞭解自己。三十多歲的妳,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只要妳不放棄自己,沒人會放棄妳。四十多歲的妳,請驕傲地摩拳擦掌,大幹一場,不要讓年齡定義妳!」高琳鼓勵女性無畏年齡的限制,擁抱每個自我的進化版本。
擺脫「應該」,擁抱「想要」的生活態度
書中最動人的部分之一,是高琳關於「應該」與「想要」的深刻洞察。她以自身經歷說明,壓抑自己的需求,往往只會帶來更多的內耗與失落。「不要再對自己說『我應該如何』,而要真實面對『我想要什麼』。」高琳以溫暖的筆觸,幫助讀者找到真實的需求和生活的方向。
書中,高琳分享了她的一次深刻經歷。有一次,她的丈夫和兒子計劃在歐洲旅行,而她卻因工作安排無法同行。掛上電話後,她陷入了矛盾,一方面,她認為自己「應該」留在國內處理工作;另一方面,內心卻不斷告訴她,「妳也想一起去。」
起初,她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但當她冷靜思考後,發現那些「應該」背後其實是外界灌輸的責任感,並非真正的現實約束。「真的嗎?如果我這兩週不工作,客戶會拋棄我嗎?團隊會垮掉嗎?」她問自己。最終,高琳選擇取消工作安排,申請簽證,並成功與家人在米蘭會合。
這次旅行讓她深刻體會到,「『應該』的背後是責任感,這雖然是必要的,但不應總是拿壓抑自我需求作為代價。」「應該」的背後是別人的期待,而「想要」的背後是自己真實的渴望。從此,她更堅定地教導女孩,「妳需要傾聽自己的聲音,把需求從靜音模式調到『響亮模式』!」
大女主與小女人的平衡之道
在職場中,所謂「成功的女性」常被要求堅強而果斷,但高琳認為,真正的強者懂得適時示弱。「示弱的關鍵是『示』,而不是真正的脆弱,」她在書中教導女性如何平衡剛柔之道,從工作中的感性溝通,到家庭生活中的親密互動,高琳的智慧啟發女性在強與弱之間找到最舒適的自我位置。「我一直認為,示弱是強者的特權。正因為我是強者,所以我才不介意偶爾示弱。示弱是為了讓我放下盔甲,讓自己能輕裝前行。」
高琳認為,現代女性不必在「大女主」與「小女人」之間二選一,這些特質應該是流動且互補的。她在書中提到,「逞強的本質是對示弱這件事沒有安全感。花木蘭仗打完了,回到家也要脫下鎧甲。如果相信自己本來就強,就不需要逞強!」透過感性與理性的結合,她引導女性找到生活與職場的平衡點,在剛與柔之間自如切換。
《不被定義的妳:自己的人生,無須被定義》不以冰冷的理論堆砌,而是以真實、多元的故事與案例,幫助女性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妳需要的不是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是發現自己成長的道路。
《不被定義的妳:自己的人生,無須被定義》
作者:高琳
出版社:時報出版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