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結合原住民族共同反詐騙。(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台東報導
台東縣政府為推廣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並強化全民防詐意識,24日上午10時,由副縣長王志輝率領警察局長蔡燕明,以及警察局副局長、主任秘書、督察長、各分局長、刑警大隊長及公關科長等,舉辦「原力出擊、打擊詐欺」記者會,向民眾說明2月份防詐欺現況及成效。此次特別邀請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及排灣族代表,以族語宣導反詐騙,進一步提升族人識詐能力。
王副縣長首先感謝原住民族來賓協助推動防詐宣導,並強調臺東縣約有三分之一人口為原住民,涵蓋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雅美族、排灣族、魯凱族及噶瑪蘭族等七大族群,展現豐富多元的文化特色。因此,這次特別安排四位族人以族語宣講,希望讓防詐資訊深入部落,提高族人對詐騙手法的警覺性。
警察局長蔡燕明指出,根據165打詐儀錶板統計,114年3月22日全國發生詐欺案件共478件,財損金額達新臺幣2億5,152.6萬元,其中「假投資」詐騙損失金額最高。當日臺東縣通報詐欺案件3件,財損達27.8萬元。
根據統計,台東縣2月份受理詐騙案件共70件,財損金額約4,155萬元,相較上月減少16.66%,財損金額亦下降56.22%。其中,「假投資」詐騙為最常見手法,共發生17件,財損金額約2,966萬元。此外,警方成功攔阻902.3萬元詐騙金額,較1月份增加24.62%,顯示打詐行動初見成效。警察局將持續推動各項打詐及宣導工作,降低詐騙案件發生率,保障民眾財產安全。
記者會上,受邀的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及排灣族代表,身穿傳統服飾,以族語宣講「假投資」、「假網拍」、「假檢警」及「假交友」等四大常見詐騙手法,透過族語傳遞關鍵防詐資訊,期望有效降低族人受騙風險。
最後,王副縣長再次感謝與會來賓,以族語協助防詐宣導。他強調,台東縣政府將持續推動分齡分眾及多元化宣導方式,深入各族群,提高民眾防詐意識。同時,他也呼籲民眾,如遇疑似詐騙情形,應立即撥打「165」防詐騙專線或「110」報案專線,亦可前往派出所尋求警方協助,以保障個人財產安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