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進入蛇類出沒旺季。(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台東報導
隨著夏季氣溫升高、濕度增加,台東地區已進入蛇類活動最為頻繁的季節。台東縣政府表示,每年5月至10月是蛇類出沒高峰期,其中尤以眼鏡蛇、龜殼花與鎖鏈蛇等三種劇毒蛇最為常見。民眾進行戶外活動時應特別留意,以避免誤觸毒蛇而發生意外。
根據縣府農業處統計,去(2024)年5至10月期間,台東共受理565件蛇類通報,占全年通報案件的七成,8月為通報最多的月份,顯示夏季高溫環境促使蛇類活躍度大幅提升。
農業處指出,蛇類多半棲息於雜草叢生或雜物堆積處,在炎熱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牠們的活動範圍也會擴大,進入人類生活空間的情形時有所聞。為減少蛇類靠近家園,建議民眾維持居家環境清潔,避免堆放雜物,並防止老鼠等蛇類食物來源孳生。
民眾進入戶外空間時則應穿著長褲及包覆性鞋履,避免徒步穿越草叢或翻動石塊。若發現蛇類蹤跡,應保持冷靜,避免大聲驚嚇或試圖捕捉,並可撥打縣府1999專線,由專業人員協助處理。
農業處同時提醒,台灣部分蛇類屬保育類動物,具有維持生態平衡的功能,民眾若發現蛇誤入住家,不宜任意驅趕或傷害,而應通報協助捕捉並野放。此外,若不幸遭蛇咬傷,應盡量辨識蛇種,若懷疑為毒蛇,應立即擠出部分毒液、設法延緩毒素循環,並儘速送醫處理。
縣府呼籲,絕大多數蛇類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僅在感受到威脅時才會反擊。民眾如與蛇類不期而遇,應記住「不動、不驚、立即通報」三原則,才能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同時,也維護生態的自然平衡。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