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婦跌倒「髖骨斷了」 醫:骨鬆悄悄上身不自知

▲骨科主任陳柏翰強調,只要及早關注、持續管理,骨質疏鬆並非無解。(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骨科主任陳柏翰強調,只要及早關注、持續管理,骨質疏鬆並非無解。(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記者游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一名67歲陳太太在家中不慎滑倒,劇烈疼痛無法站立,緊急送往雲林長庚紀念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為髖部骨折。骨科主任陳柏翰指出,陳太太年齡稍長,已骨質疏鬆多年,才導致輕微跌倒便引發嚴重後果。所幸透過手術處理與後續的營養、復健介入,目前陳太太狀況逐漸改善,正積極重建行動力。

骨質疏鬆是一種會隨年齡退化、骨骼密度逐漸下降的疾病,特別常見於65歲以上長者及停經後女性。陳柏翰說明,這類患者的骨骼因結構鬆散而容易脆裂,即使日常輕微碰撞也可能導致骨折,此類骨折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可能導致長期臥床,甚至生活品質急遽下降,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臨床上,預防骨質疏鬆可從日常生活做起。首先,均衡攝取含鈣與維生素D的食物,如乳製品、小魚乾、綠葉蔬菜、鮭魚與蛋黃等,皆有助於骨骼健康。此外,維生素D也可透過每日適度日曬來自然生成。若飲食攝取不足,建議可由醫師評估後補充營養品。

運動方面,適度的負重運動對骨骼同樣有益。包括快走、爬樓梯及輕量肌力訓練,皆有助於強化骨質與肌肉,進一步降低跌倒風險。建議民眾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有助於維持骨密度與身體協調能力。

陳柏翰提到,對於高風險族群,例如年逾50歲、有家族病史、曾接受類固醇治療、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糖尿病者,陳主任呼籲應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若能及早發現骨質流失,即可依個人情況透過調整飲食、運動或藥物介入來控制病情,避免惡化。

目前骨質疏鬆治療藥物分為兩大類,一是抑制骨質流失的藥物,能減緩骨質破壞速度;另一則是促進骨質生成的藥劑,適用於骨折高風險患者。陳主任指出,健保署已擴大補助對象,涵蓋未骨折但已診斷為骨質疏鬆或骨質疏少症的族群,強化初級預防的實踐。

「骨折不是老化的必然結果,而是可以預防的健康危機」,陳柏翰強調,只要及早關注、持續管理,骨質疏鬆並非無解。建議民眾善用醫療資源,至骨科門診諮詢,守護骨骼健康,才能在年老時依然穩健行走、自在生活。

 


►聽Podcast #我在案發現場

07/0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68 2 299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生活熱門新聞

快訊/明午前16縣市達停課標準 全台風雨預測出爐

中部5縣市「明天放颱風假」!全台一次看

丹娜絲襲台「7/7颱風假懶人包」一次看

快訊/明16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最新風雨預測增強

即/4縣市宣布了!彰化、苗栗宣布7日停班停課

丹娜絲逼近!7/6全台停班課一覽

快訊/陸警擴大至18縣市 新北桃園入列

LIVE/丹娜絲進逼「明天16縣市停班課機率高」 氣象署最新說明

丹娜絲登陸機率升!最新預測路徑曝光

丹娜絲「歷史罕見走法」 粉專示警:西部影響劇烈

8點宣布放不放假!市民狂湧蔣萬安臉書:看你帥一波

丹娜絲增強為中度颱風 陸上警戒範圍擴及20縣市

即/盧秀燕提早宣布了:7日台中停班課

小鋼炮丹娜絲可能變中颱 路徑微調「若登陸這區超罕見」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