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陷「價格戰」! 官媒評:過度競爭已讓品質下降

▲大陸電動車出口。(圖/CFP)

▲大陸電動車出口。(圖/CFP)

文/中央社

中國當前多行業都陷入價格戰,企業苦於利潤薄弱。官媒刊發評論說,健康的低價是透過技術創新達到的效果,但「內捲式競爭」只會帶來品質下降的惡果,已有企業表示,為了低價,蛋糕中的雞蛋含量從30%降到低於10%。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今天刊發評論,表示近日通過的「反不正當競爭法」10月15日實施後,諸如「(人民幣)3.99元還包郵的『手工鍛打』菜刀」、「1.9元秒殺的T恤」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

文章說,健康市場中的低價,應是商家通過技術創新、規模效應、供應鏈優化等正當手段實現的合理低價。這種低價是可持續的,既能保證商家的合理利潤,又能讓消費者真正受益。

文章解釋,「內捲式競爭(過度且無效益的競爭)」則是當平台企業陷入「流量焦慮」與「增長焦慮」的雙重困境,以價格戰作為爭奪用戶的直接手段,行業被迫減配置、降成本。

文章舉例,休閑食品是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的特色產業,當地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反映,小蛋糕中原來雞蛋含量占30%,為了低價,現在的占比也就不到10%。消費者看似買到了便宜貨,實則付出了更高代價。

文章稱,面對內捲式競爭,「商家壓力山大,消費者明賺實虧,平台更是捲不動了,可又不敢不捲」。

文章說,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就是對這種現象「喊停」,法律明確禁止平台經營者強制或變相強制平台內經營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並規定了處罰措施,督促平台經濟回歸理性競爭。「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不是要禁止低價,而是要斬斷內捲式競爭對價格信號的扭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國社會當前汽車、家電用品都持續出現低價,陷入通縮陰影,顯示需求不足,不利經濟發展。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0.1%,是連續4個月負成長,而生產者物價指數(CPI)為-3.3%,已連續32個月為負。

官方將低價歸因於「內捲式競爭」,但另一方面又祭出各種補貼,希望能提振消費,改善經濟。

07/2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13 3 4625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大陸熱門新聞

少林寺掌門人酒店「脫衣服」爬到女人身上 精液保險套被拿走

少林方丈心虛了? 被問「男女關係」跳針影片挖出

陸家居零售教父突傳墜樓亡 曾擁逾500億身家入胡潤全球富豪榜

北京洪災已致30死!習近平、李強發話了

27歲正妹罹患胃萎縮!「暴瘦剩17kg」

少林寺公布新住持!為現任「人大代表」

北京已連續「降雨147小時」

付費合影藏獒 竟是拉布拉多假扮

雙胞胎兄弟同分666上同校同系 

銀樓金飾被洪水沖走!陸村民帶探測儀尋寶

路邊車輛全消失!北京「洪災致30死」

始建於200年前 彭家寨吊腳樓被譽為「土家建築活化石」

人形機器人面臨「偽智能」困境 宇樹科技副總:環境感知碎片化

高考完昏迷 陸女「收錄取通知書」醒了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