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民眾深感物價上漲,62.6%近半年減少娛樂休閒支出
為了解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看法及其對生活的影響,《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於2024年3月28日至3月31日,以EDM方式通知,進行「民眾對物價感受議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為1,555份,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為正負2.49%。
2024年3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4%。根據《輔大東森智慧數據中心》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九成八的民眾對於近期物價上漲覺得有感(非常有感覺76.5%、還算有感覺21.5%)。在民眾的自身感受中,受物價影響較大的消費行為,前三項分別為餐飲消費(70.2%)、購買生鮮蔬果/水產/酒/飲料/調味料等食材食品(65.4%)以及購買日常生活用品(61.5%),至於休閒娛樂支出(23.5%)則排名第五,其中又以30-39歲民眾(29.4%)認為影響較大。
物價上漲期間,高達92.6%民眾表示會調整消費行為,以應對經濟壓力,保持收支平衡,其中,54.6%的人選擇停止購買不必要的產品/服務,而38.0%的人傾向於尋找價格更低的產品或服務。
在願意調整的消費類別中,57.7%的民眾選擇減少餐飲開銷,作為首選的節省方向,其次是降低休閒娛樂支出,占比55.3%。顯示雖然餐飲是基本需求,民眾仍可透過自行購買食材和烹飪來減少餐費;但休閒娛樂費用,由於本來就是可有可無的支出,在民生必需品之外,往往是最容易被削減的項目。在調查了食、衣、住、行、育、樂六大消費類別後,休閒娛樂支出被列為最可能減少的項目,反映出民眾在財務緊縮時的消費優先次序。
進一步觀察發現,超過六成(62.6%)民眾在最近半年減少了娛樂休閒支出,若以年齡層來看,除18~29歲金額減少之比例為57.2%外,其他各年齡層皆在六成以上,反映出多數民眾對於非必需消費的抑制和節制。此消費行為的轉變突顯了民眾在經濟壓力下對於娛樂支出的靈活調整能力,顯示民眾對維持經濟穩定的積極努力和節制意識。
【調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