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呈謙
●多元民族大熔爐
傳統上德國人是日耳曼民族,雖曾給人有排外的刻板印象,但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自南歐及土耳其引進外勞,至今他們的後代已有數百萬人是德國籍並融入德國社會,所以德國是個相當多元化的國家。
來到多元化的德國,在旅途中出現任何事物,都不足為奇。有髮型多彩且奇特的龐克族,可能三五成群,或牽著長毛大狗,雖感覺不甚舒服,但他們不會傷害人。也有光頭族,常穿黑色緊身衣褲,有些有仇外思想,甚至有些仍崇尚納粹主義。
近年來有南歐債信危機以及中東戰亂等問題,德國身為歐洲經濟龍頭,有許多新住民及難民移入,社會更多元,但族群對立之緊張情況亦升高。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驚人的環保態度
德國是世界上的環保模範國,對土地永續經營的觀念深植民心。最明顯的感受是油價和電費都很貴、寶特瓶退瓶費極高,以及塑膠袋十分少見(在超市需付費購買,價格不便宜)等。
垃圾分類更是徹底,住宅區隨處可見白、綠、棕玻璃瓶的大回收桶,在德國生活一定要嚴守規定,否則隨時準備挨老阿公老阿嬤一頓罵。
德國無石油資源,近幾十年來致力發展再生能源,舉凡太陽能、風力發電、地熱(Geothermal)、生質能(Biomass)等領域之技術開發與實際應用皆居世界領導地位。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獨樹一格的教育學制
德式教育在世界上自成一格,並影響其他周邊國家,小學4年後便需決定要往技職或學術方面發展,技職教育為5或6年的中學,加上約3年的職業教育;學術方面則要唸9年高中,畢業前有Abitur大考,依成績申請大學。
大學入學的年紀為我們的大二,至少需5年才能拿到學位,理工學位為Diplom,文法方面為Magister,唸出來己比我們的碩士(Master)還老,所以可說德國沒有學士,而是只有碩士學位。至少還需再4∼5年,才會拿到博士學位(Promotion),頭銜為Doktor。工商科系的博士生跟業界常有合作,畢業後可直接進入業界。
欲到德國留學,需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擁有國內學士學位者,需3∼6年才能唸到學位;若擁有國內的碩士學位,通常需5年可拿到博士學位,皆是免學費的制度。近年來德國有越來越多大學開辦國際學程(International 印象6course),通常用英文教授經濟、MBA方面的課程,約一年半後取得學位,但這種課程不是免學費的。
●傳統日常三餐
早餐(Früstück)
德式早餐在歐洲國家中算是相當豐富的,即使住平價旅館也都應有盡有,包括口感頗硬的扎實大麵包(Brot,一般都含雜糧、穀物、核果等)、各式小麵包(北方叫Brötchen,南方叫Semmel)、可頌(Croissant)、火腿(Schinken)、乳酪(Käse)、乳酪抹醬(Rahm)、水煮蛋(Ei)、優格(Joghurt)、什錦果麥(Müsli),以及各種飲料,精巧的餐具和溫馨的裝潢,以愉悅的心情迎接一天的開始。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午餐(Mittagessen)
午餐是德國人的正餐,所以大學及公司多半會供應整套的熱食餐飲,包括沙拉、湯、主餐(肉、魚、義大利麵等)、附餐、配菜、甜點、飲料等,可任意組合搭配。
巴伐利亞輕膳(Brotzeit)
下午茶風氣並不十分普遍,但巴伐利亞地區則有吃輕膳(Brotzeit)的習慣,內容有慕尼黑白腸(傳統是中午之前吃)、鹹捲麵包(Bretzel)或其他麵包,作早午餐、午後或晚上的點心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晚餐(Abendessen)
晚餐十分簡單,將硬的大麵包切片夾火腿或起司,配上熱湯,又叫作「晚麵包」(Abendbrot)。現代人較重視晚餐,會在家自己烹調。
晚上也是餐廳最重要的營業時間,可在飯後喝飲料聊天聊到很晚。
●道地料理非嘗不可
香腸(Bratwurst /-Wurst)
來到香腸王國,舉凡長的、短的、紅的、白的、粗的、細的、水煮的、油煎的,各種形式和煮法應有盡有,且有各種口味任你選擇,常在街頭攤位上就能享用到。
最有名的莫過於長白粗的圖林根煎香腸(ThüringerBratwurst )、短白細的紐倫堡煎香腸(Nürnberger Bratwurst)、短白粗的慕尼黑水煮香腸(Münchner Weisswurst)、長紅細的法蘭克福水煮香腸(Frankfurter),而紅色油煎切片佐以美味的番茄咖哩醬汁,用小叉子食用的,為柏林咖哩香腸(Berliner Currywurst)。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巴伐利亞烤豬腿(Schweinehaxe)
嘗起來皮酥肉香醬濃,通常搭配德式酸白菜(Saürkraut)或高麗菜沙拉(Krautsalat),以及香Q的巴伐利亞附餐──馬鈴薯球(Kartoffelknödel)或麵團球
(Semmelknödel)。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超大麵餃(Maultasche)
西南部巴符邦(Baden-Württemberg)的特色美食,內餡為極碎的肉與菜泥,可水煮搭配醬汁,或切塊與蛋屑油煎,或與菠菜一起焗烤。通常會搭配馬鈴薯沙拉(Kartoffelnsalat)。
▼麵餃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麵疙瘩(Spätzle)
巴符邦(Baden-Württemberg)另一著名美食,將粗條狀碎麵放入沸水裡煮,類似台灣米苔目的成型過程,吃起來又軟又Q,深受大眾喜愛。道地有種吃法為水煮熱狗配扁豆及麵疙瘩(Linsen Spätzle mit Saitenwürstle),非常美味。
▼麵疙瘩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水煮豬腿(Eisbein)
北方盛行名菜,嫩煮且肉質多汁,搭配酸白菜和水煮馬鈴薯,通常沒有醬汁,但會搭配芥末。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德國近郊觀光漫遊路線
走訪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城
擁有六百多年歷史,挾其響亮名氣及輝煌的學術成就,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到德國旅行的人們,無不想到海德堡一遊,而這裡離法蘭克福只有約1小時車程,實在沒有理由錯過。
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而形成的浪漫氣息,無論在無比迷人的老街漫步,或到內喀爾河(Neckar)對岸遠眺古城、老橋、山上城堡、後山,再加上內喀爾河的流水,春夏秋冬、朝午暮夜,無時不散發著濃濃的詩意與哲人的氣息。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交通方式
搭IC快車直達,由法蘭克福到海德堡(Heidelberg),車程只需約52分鐘。
搭ICE高鐵,由法蘭克福到鄰城曼海姆(Mannheim),再轉車至海德堡(Heidelberg),全程約1小時10分鐘。
●行程規畫
海德堡的餐廳旅館相當多,俾斯麥廣場周邊以現代型餐飲與旅館居多,老城則是充滿傳統風味與觀光氣息。這裡很早就發展出獨特風味的夜生活,光是夜裡在老街散步,就是一大享受!
老橋 → 蛇徑 → 哲人路
來到海德堡當然要到河邊及老橋(Altbrücke),橋頭有座猴子銅像,還蘊含某些哲理喔!從老橋看古城, 真是美得醉人, 在橋上或河邊散步, 清風徐來, 加上水聲、天鵝、船影⋯⋯,與散發人文氣息的古城相互輝映。
腳力夠的話,就到河對岸的蛇徑(Schlangenweg),順其路往山上去。蛇徑,顧名思義是蜿蜒陡峻的小徑,爬山雖累,但登上目的地哲人路(Philosophenweg)之後,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走在哲人路上,不時可見到山下的海城、紅瓦古屋、教堂尖塔、對山的城堡⋯⋯,用浪漫二字也絕不足以形容,只能親身體驗。這條路正是尼采、赫德林等哲學家與詩人沉思著走過無數次的路,將會不知不覺得到一些啟發喔!
▼內喀爾河與海德堡古城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海德堡其他景點還有........
大學圖書館(Universitätsbibliothek)
位於大學廣場上,由於歷史悠久,館藏相當豐富,更有許多自14世紀就保留下來的古書,是人類文明的寶物。
學生禁閉室(Studentenkarzer)
同樣位於大學廣場,是以前用來禁閉行為不良學生的地方,入內參觀,相當有意思。
藥學博物館(Deutsches Apothekenmuseum)
位於山上的王宮城堡內,陳列著18、19世紀的藥物及實驗器材。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Schloss)
(照片出自《德國旅行家》)
內容取自:《德國旅行家》
作者:林呈謙
本文由 太雅出版社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