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波士頓港外一艘載著230萬加侖糖蜜的船艙忽然爆裂,瞬間湧出的濃稠黏漿迅速席捲整個街道,所經之處一切盡毀,造成21人死亡,超過150人受傷。這起事件被人們稱為「糖蜜海嘯」,沒人知道為甚麼這些東西可以如此致命。
但是哈佛大學一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找到這起災害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溫度。
這船糖蜜來自溫暖的加勒比海,當船艙破裂,流洩進寒冷的麻薩諸塞州時,起初還以相當快的速度前進,直到遇上冷空氣凝結後,才又變得厚實、黏稠。而溫度造成的改變雖然減緩了流速,卻也增加糖蜜的殺傷力及救援困難度。
哈佛教授山繆爾羅賓斯坦(Shmuel M. Rubinstein)運用現代流體力學分析整起事件,他讓學生在冰箱內製作一個微型城市,並在城市邊緣釋放一桶玉米糖漿,模擬當時的糖蜜海嘯。根據歷史紀錄,糖蜜噴發的初速可達每小時56公里,可算是一場爆炸了。實驗也證明了確實有可能達到這樣的速度。
到紐約時報看模擬影片
而且在糖蜜抵達波士頓的前兩天,還先行加溫過以利運輸。所以災難發生之初,糖蜜的溫度至少比室外高個4、5度,使得它能在短時間內包裹住受害者,再快速冷卻凝結,猶如困著活人的琥珀。
羅賓斯坦認為,這個實驗像是一場「法醫物理課」,藉由現代知識找出歷史未解之謎。但目前仍有許多謎團尚未解開,例如船艙破裂的原因,他們將會繼續在課程中探究造成這場悲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