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知名論壇上有網友在討論「為什麼舅舅輩分這麼大」 ,俗話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為何舅舅這麼偉大?網友們紛紛提出見解,有認為早期來台的移民多半與平埔族女性通婚,平埔族母系社會重視「舅權」的習俗也延續了下來;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傳統社會婦女地位不高,出嫁後如有紛爭,需要靠娘家的男丁(也就是舅舅)出面做主。
▼舅舅出面主持公道示意圖
網友們從社會演變層面討論過後,另一名網友Tiandai則另從日文中發現了「舅」這個字的秘密。原來日文意外保留了「舅」這個字最初的原意,請看他如何精彩解說「為什麼舅舅輩分這麼大」的原因,原來全都是一場誤會?!
(本文由Tiandai 授權鍵盤大檸檬轉載,以下為原文。)
文/Tiandai
個人日前學日文時看到了這部影片:何必日語之「結婚時舅舅坐主桌其實是一場誤會」
他是從日文漢字的角度來解釋,其實在台灣這是以訛傳訛,已經誤會很久了。以下是解釋:
【1】唐朝的時候,日本被中國灌輸了大量中華文化,包含當時的漢字。在那之後,日本一直處於穩定狀態,也因為沒發生什麼大事,所以他們的漢字還停留在唐朝。
但是中國呢?中國一直在改朝換代。而最重要的,便是被兩個外族侵略所建立的王朝:元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的混合之下,中文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要知道古代和現代的中文,各種字詞意思一定會有偏差。
例如:唐朝時,沒有「你」這個字,當時稱為「汝」;也沒有「跑」,當時稱為「走」; (當時走路叫做「行」)也沒有「站」,當時稱為「立」。如果讀日文漢字,會發現「你」、「跑」、「站」三字根本不存在,(證明了唐朝時真的沒有這三個字)
那這三個字是誰帶來的呢?一定是蒙古人和滿族人啊。
▼唐朝示意圖(圖/翻攝自《妖貓傳》微博)
【2】國高中的國文課有讀過唐詩的人都知道,唐詩講求平仄。有些平仄、押韻用現在的國語看不出來,但是用台語唸就可以了。(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台語是最接近唐朝官話的語言)例如這首耳熟能詳的唐詩「金縷衣」:
〈金縷衣〉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為什麼用國語念,看似二四句沒有押韻呢?因為我們現在的國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而北京話是從滿族人混合出來的。但是!如果用台語(河洛話)念一遍,就知道其實是有押韻的。也同理可以看另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
〈新嫁娘〉王建
三日入廚下,
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
先遣小姑嘗。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名新婚的婦女要替婆婆下廚,但是她不清楚婆婆吃東西的口味如何,所以先送去給老公的妹妹嘗嘗看。
本詩第三句的「姑」是指婆婆,第四句的「小姑」是指「丈夫的媽媽的女兒」(這裡也跟台語一樣)這時候去查日文漢字會發現:以下引用《大辞林》第三版の解説
しゅうと【舅.姑】
1.[舅](しゅうと)
夫あるいは妻の父。 (老公或是老婆的爸爸)
2.[姑](しゅうとめ)
夫あるいは妻の母。しゅうとめ。(老公或是老婆的媽媽)
這表示什麼呢?在唐朝,舅舅是指男方or女方的爸爸,姑姑是指男方or女方的媽媽,而日文古語直至今日,仍保留了唐朝的文義。但是中國早就被外族侵略,因此語言產生了變化,舅舅也才變成現在的「媽媽的兄弟」
所以,所謂台語「舅舅要坐主桌」,其實是請「男女方的爸爸坐主桌。」這就是從日文漢字來考證唐朝官話(河洛話)的由來。大概是這樣,覺得很酷。
VIA 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