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式軟糖
最近熱映的電影《目擊者》佳評不斷,劇情緊湊環環相扣,不看到最後一分鐘,根本猜不到兇手是誰。但其實細心的觀影者,從目擊者的英文名字「誰殺了知更鳥?」(Who Killed Cock Robin)應該就能約略猜到劇本設計及劇情走向。
接下來雖然不涉及《目擊者》電影內容,但若怕會影響觀影情緒的酸酸,還是不要往下拉,先看看其他篇吧:
▶醫院來了「木偶般的女人」…只有一個目擊者活著見證診療過程
▶妻子不願解開「脖子上的綠緞帶」 恐怖繪本讓西方孩子怕到成年
.
.
.
「誰殺了知更鳥」為英國鵝媽媽童謠集(Mother Goose)其中一篇,此童謠集在英國流傳已久,總數達到八百多首,大多充滿童趣與溫馨,著名的童謠有「倫敦鐵橋倒下來」、「瑪麗有隻小綿羊」等等,但其中幾首卻備受爭議,內容充斥血腥與暴力,可能反映自18世紀英國工業資本社會下,人民備受欺壓的時代悲劇,常被引用至推理小說或電影作品中,以下舉最著名的三首:
《是誰殺了知更鳥?》
誰殺了知更鳥?是我,麻雀說,我殺了知更鳥,用我的弓和箭。
誰看到他死?是我,蒼蠅說,我看到他死,用我的小眼睛。
誰取走他的血?是我,魚說,我取走他的血,用我的小碟子。
誰來做壽衣?是我,甲蟲說,我將為他做壽衣,用我的針和線。
誰來挖墳墓?是我,貓頭鷹說,我將為他挖墳墓,用我的鑿子和鏟子。
誰來當牧師?是我,烏鴉說,我將為他當牧師,用我的小本子。
誰來當執事?是我,雲雀說,如果不是在暗處,我將當執事。
誰拿火炬來?是我,紅雀說,我將拿它片刻。我將拿火炬來。
誰來當主祭?是我,鴿子說,我將當主祭。為吾愛哀悼。
誰來抬棺?是我,鳶說,若不經過夜晚,我將抬棺。
誰來扶棺?是我們,鷦鷯說,還有公雞和母雞,我們將扶棺。
誰來唱讚美詩?是我,畫眉說,當他埋入灌木叢中,我將唱讚美詩。
誰來敲喪鐘?是我,牛說,因為我可以拉鐘。
所以,再會了,知更鳥。
當喪鐘 為那可憐的知更鳥響起,空中所有的鳥 都悲嘆哭泣。
啟事
關係人請注意,下回小鳥審判,
受審者為麻雀。
這首童謠許多英國小孩皆能朗朗上口,描述備受喜愛的知更鳥被麻雀殺死,蒼蠅是證人,魚取走了知更鳥的血,甲蟲為牠做了壽衣,貓頭鷹為牠掘墓,烏鴉來做牧師,雲雀來當執事,紅雀來持火把,畫眉來唱讚美詩等等......
最後一句是重點:「下回小鳥審判,受審者為麻雀」,也就是說,下回的受審者將是麻雀,麻雀即將受刑被殺害,意味著殺人者終要受審,藏有因果循環的含意。
再對應起電影《目擊者》的劇情(以下有雷,請反白看),
整體與童謠互相呼應,在《目擊者》中,沒有一位角色只是單純的目擊者,而最終殺人者也將受到審判。不只電影《目擊者》,1928年由范•達因出版的《主教殺人事件》一書也運用了此一典故。
▲BBC迷你劇集《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十個小黑人》
十個小黑人外出吃飯,一個噎死還剩下九個。
九個小黑人熬夜到很晚,一個睡過頭還剩下八個。
八個小黑人到德文遊玩,一個說要留下還剩下七個。
七個小黑人砍棍子,一個把自己砍成兩半還剩下六個。
六個小黑人玩蜂窩,一隻黃蜂盯住一個還剩五個。
五個小黑人進了法院,一個被留下還剩下四個。
四個小黑人到海邊,一條紅色的鯊魚吞下一個還剩下三個。
三個小黑人走進動物園裡,一隻大熊抓走一個還剩下兩個。
兩個小黑人坐在太陽下,一個熱死只剩下一個。
一個小黑人覺得好寂寞,他上吊後一個也不剩。
這首童謠《十個小黑人》(Ten little nigger boys went out to dine)也相當血腥,相信有看過「謀殺天后」阿嘉莎‧克莉絲蒂出版的《一個都不留》,一定不會陌生,此童謠暗喻18世紀勞工階級,受到中產階級與資本主義的殘忍壓迫後,漸漸的凋零,到了最後一個也不留。
《一個扭曲的男人》
一個扭曲的男人,走了一哩扭曲的路。
手拿扭曲的六便士,踏上扭曲的台階,
買一隻歪歪扭扭的貓兒,貓兒抓著歪歪扭扭的老鼠。
他們一起住歪歪扭扭的小屋。
這首《一個扭曲的男人》(There was a crooked man)描述一個精神失常的男子,他所觀看的是世界都是扭曲變形的,反映在黑暗時代中,許多人因為壓力過大以致於精神失常或發瘋。
這些都是英國家喻戶曉的床邊童謠,你一定會問:「童謠這麼血腥好嗎?」但這其實源自東西方對死亡抱持的態度不同,東方忌諱提到死,但西方對生死教育都是從小教起,不畏懼談到死亡。但是看到一個天真無邪的孩童,用輕快的童音朗誦這些童謠,似乎更增加了一些詭譎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