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li S. Khan(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公共衛生準備暨應變前主任)
二次大戰時,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城外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第二轟炸大隊所在地戴崔克基地設立了自己的生化武器設施,同年飛官被派赴英國之後,戴崔克基地即改名戴崔克堡,成為美國陸軍生物戰爭實驗室所在地。
美國科學家研究了包括炭疽菌在內的各種毒劑,直到一九六九年尼克森總統宣布國家將單方面結束生化武器計畫。在此同時,美國陸軍設立了「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 在此進行防禦性的研究,如開發疫苗和其他反制措施,以保護美軍,防止生物攻擊。
同樣也是在尼克森時代,蘇聯同意暫停生物武器研究,不過他們在一九七二年簽訂的條約並未提供查證的方法。七年後,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原名葉卡捷琳堡,現也恢復此名)有約上百人和牲口因為接觸到外洩的炭疽菌而死亡。
蘇聯官方指出這些人的死亡和屠夫的皮膚感染是因吃了受汙染的肉類所致。可是如果是食物中毒,雖可能造成和炭疽病症狀相似的胃腸和皮膚病徵,卻絕對不會引發導致城市居民死亡的吸入型症狀,而當時的醫療紀錄都遭沒收或摧毀。
一九七九年,斯維爾德洛夫斯克設有生物武器研究設備的事實益發明顯。這是在二次大戰剛結束時所建,希望繼續進行日本人戰時的研究,探究炭疽菌到達到什麼樣的濃度,才不會受抗生素影響。
當年三月,炭疽菌乾燥機的廢氣濾網阻塞,一名技師移除了濾網,並留下字條說明他為什麼暫時關閉該設備,但他的主管卻沒有把這件事記在工作日誌上。下一班主管來上班時啟動機器,等發現出了差錯,在停止機器並裝上濾網之前,已有十公斤的炭疽菌飄浮在鄰近三十萬人口的城市上空,幸好並沒有直接落進城市。
這個事件被稱為「生物武器的車諾比事故」。此案雖然呈報了軍方,但當地黨高層,包括後來擔任總統的葉爾辛在內,卻合謀遮掩這件意外,明目張膽地違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幾天之內,馬路對面陶器工廠的工人紛紛死亡。
整起事件駭人的真相一直到一九九二年,哈佛分子生物學家馬修.米索森(Matthew Meselson)率隊赴當地調查,才公諸於世。他們發現最恐怖的是,要是事故當時風向正好相反,死亡的人數會是成千上萬。
米索森展開調查之時,正逢蘇聯解體,有一位卡納山.「卡納」.阿里貝柯夫(Kanatzhan“Kanat" Alibekov)上校正是蘇聯生物武器秘密計畫「Biopreparat」的副主任,他決定轉換生涯,移民到美國,《紐約客》曾有報導。
後來他以肯.阿里貝克(Ken Alibek)之名發表了一本教人心驚膽戰的書《生物危害》(Biohazard),細述俄國佬躲在莫斯科東邊約九百哩的烏拉山研究室裡究竟在做什麼。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的居民似乎是受到毒性特別強的「炭疽菌株836」感染,這種菌原本是設計作為SS-18 洲際彈道飛彈彈頭,準備瞄準美國城市。
赫胥黎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書中,曾描寫「炭疽菌炸彈爆炸的聲音,比紙袋所發出『砰』的聲響大不了多少。」俄國人終於追上了赫胥黎反烏托邦的可怕想像,他們對待《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態度,就好像要簽連讀也懶得讀的貸款文件一樣。
*本文摘錄自《對決病毒最前線:從流感、炭疽病、SARS到伊波拉,資深防疫專家對抗致命傳染病的全球大冒險》
作者: 阿里‧可汗, 威廉‧派屈克
原文作者: Ali S. Khan, William Patrick
譯者: 莊安祺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