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
譯/王榮輝
患有所謂「幫助者症候群」的人,會藉由幫助那些他們自認為需要幫助的人,來保護自己的內在陰鬱小孩。這些人的「善行」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且有價值。就這點來說,幫助者症候群可算是「平易近人」的自我保護策略。
只是問題在於,這些幫助者會傾向於幫助他們其實無能為力的人,捲入根本毫無指望的援助計畫中,尤其當目標對象就是他們自己的伴侶時。他們喜歡找明顯有缺失的人當伴侶,接著他們就能充當「白馬王子」,拯救伴侶脫離困境。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彰顯自己的重要性。對此,具有心理問題的伴侶特別適合,成癮者、需要照護或金援的人也是不錯的人選。
▲示意圖/Pakutaso,下同
相反地,那些能夠在自己人生中獨當一面的人,多半會讓這些幫助者感到自卑,因為這些人並不需要他們的幫助。幫助者為關係預設的公式就是:「如果你需要我,你就會留在我身邊。」只是這個公式其實鮮少成立。
幫助者往往會在敗局中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他們不想知道,自己對於目標對象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其實很小。如果目標對象根本不想為自己的困境負責,也不想為此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就算最好的建議也於事無補。如此一來,整個依賴的情況便會逆轉;原本很想讓伴侶依賴自己的幫助者反倒會認為自己在依賴伴侶,因為他們既不能幫助對方,也無法脫離。
脫困之路之所以困難重重,無非是因為幫助者的內在陰鬱小孩認為,伴侶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都是自己(內在陰鬱小孩)的錯。最終,伴侶的問題不僅影響到伴侶本身,還成了伴侶關係的負擔,也成為幫助者的負擔。
也就是說,幫助者大多不會受到伴侶的善待。他們在獲得關注的需求上會長期遭到怠慢。此時,幫助者的內在陰鬱小孩證明了「自己確實一無是處、毫無價值」的基本恐懼,為了反駁這點,他會繼續為伴侶奮鬥,毫不動搖地堅信伴侶必將有所改變,有朝一日定會善待他。遺憾的是,這樣的奮鬥只會讓他們落入伴侶的圈套。
對於這項策略的讚譽
你很努力地幫助別人、當個好人。你完全值得別人的尊敬。你也確實幫助了某些人,他們會對你心存感激。
急救
你所採取的策略,會讓自己在毫無希望的計畫中搞到精疲力竭。因此,請你再三地告訴自己的內在陰鬱小孩,他是OK的、充滿價值的,即使他無法幫助每個人。請你讓他了解,有些人確實是你幫不上忙的。請向他說明,並非只有你們(你的內在陰鬱小孩和大人)該對自己的幸福負責,其他人也一樣。
你當然還是可以安心地繼續幫助他人,這其實是種很棒的人格特質。不過請你同時注意,自己伸出援手之處究竟合不合宜。請讓自己的內在陰鬱小孩明白,他其實是想利用那些幫助對象,作為幫助他自己的依據。
*本文摘錄自《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26個練習,擁抱內在陰鬱小孩,掙脫潛藏的家庭創傷陰影,找回信任與愛》
作者: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
譯者:王榮輝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