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海大花枝
前陣子,關於台灣「內用禁止一次性塑膠吸管」的政策引起很大的討論。雖然稍稍不便,不過對花枝來說,因為管制範圍還只有「餐廳內用」,如果是外帶飲料的話沒有任何影響,就覺得還可以接受。然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西雅圖的管制可就嚴重多了。
從7月1日起,西雅圖的餐飲業者就不得再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塑膠刀叉等餐具給消費者,至少應該改用可堆肥或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製品,或是改用可重覆使用的餐具、避免使用吸管等等。
西雅圖公共事業委員會主委哈拉(Mami Hara)則表示,現在全球都面臨塑膠污染的危機,「西雅圖成為先鋒,為美國其他城市樹立良好榜樣,禁用吸管,我深感榮耀」。
之所以禁用塑膠吸管,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塑膠吸管太輕太小,幾乎不可能回收。所以甚至是那些塑膠杯蓋,都比吸管要來得好,因為它們「體積夠大」,不會掉進分類機器的縫裡,也比較不容易被無辜的野生動物吞下肚。
現在如果你到西雅圖的星巴克消費,它們還是會給你吸管,但是材質早已和傳統的塑膠吸管不一樣,紙套上會寫著「可生物分解,建議只用於冷飲」。你仍然有吸管能用,但是不符合規定、不能生物分解的就是不行。如果店家被抓到提供違規的吸管,就會被開罰250美元(約台幣7500元)。
其實花枝在想,反對禁用吸管,呼喊著要方便的聲音確實是有道理的。如果全球垃圾這麼多,為什麼我們只因為一支海龜的影片,就只關注吸管呢?只是換個方向想,既然海洋中已經有這麼多垃圾了,我們勢必得要全面地垃圾減量,那麼從其中一個點開始關注,也不是什麼壞事。更何況澳洲科學家曾經估計,全球的海岸上大約有4.37億至83億根吸管垃圾。
老實說,雖然西雅圖的措施是「全面限用一次性塑膠餐具」,但是更改規定成「只能使用可生物分解的免洗餐具」,其實同時就兼顧了方面性和環保。西雅圖公共設施局的策略顧問傑克森(Sego Jackson)說,當西雅圖在2008年第一次通過限塑令的時候,西雅圖市場上只有25~50個通過測試、可生物分解的產品,「但現在已經有超過850個這樣的產品,也包括吸管。」說不定再過幾年,世界上真的會有真正環保的拋棄式吸管問世,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花枝與小夥伴的愉快日常】←從深海來到陸上工作的花枝枝,擅長吐槽,最喜歡寫奇奇怪怪的東西。今天也為了海陸交流而努力發文,快來參觀花枝家吧!
[via science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