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鏡周刊
在網路上看豐唇、豐臀的微整型影片,意外的有紓壓效果,也能了解喜歡的網紅都做了什麼樣的微整形,又是在哪間醫美診所手術的,然而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YouTube 上的整形手術或許大多是傳說中的「葉佩雯」。
這種台灣觀眾早就知道的事情,在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努力下,終於出現在重要的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中。
研究人員提出警告,YouTube 已經成為最大宗的錯誤醫療程序訊息的來源!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大量觀看了 YouTube 平台上的臉部整形影片,羅格斯大學紐澤西醫學院助理教授 Boris Paskhover 博士說,他們發現那些以教育形式呈現的整型影片,「其實都是一種行銷活動。」
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使用「嘴唇填充」(lip fillers)與「隆鼻」(Rhinoplasty)和「鼻子整型」(nose job)為關鍵字的影片進行分析,他們觀看了 YouTube 平台上 240 部最多人觀看的影片,這些影片總共擁有超過 1.6 億次的觀看次數,並將研究結果刊登在醫學 4 大期刊之一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
Boris Paskhover 博士補充,240 部影片中,約有 30% 的影片是由經過美國整形外科學會(ASAPS)認證的醫師執刀,包含那些看起來帶有教育意義的行銷影片。另外卻有 40% 的影片,出現在畫面中的人沒有任何一個有證照的專業人士!「那些為了教育目的而使用 YouTube的患者和醫師應該意識到,這些影片呈現出的訊息可能帶有偏頗,不只風險評估與和利益不平衡,連從業人員的資歷(認證/資格證明)等都不清楚。」
羅格斯大學的這篇研究可以作為 YouTube 平台上的誤導型影片猛烈增加的證據,而這篇研究的起源,或說是 YouTube 臉部整形手術的濫觴,源自一名名為 Nikita Dragun 的跨性別網紅,她從 2016 年 7 月開始陸續上傳她的「臉部女性化手術」過程,也經常在網路上分享身為跨性別女性的心得。
Nikita Dragun 的 YouTube 頻導擁有 160 萬的訂閱數,而這大量的訂閱數不全都是想透過手術成為女性的跨性別族群,其中不少對整形手術好奇、或覺得有趣的用戶,在她之後,越來越多的微整形影片被上傳到網路上。Nikita Dragun 的影片看似是紀錄生活的 Vlog,但在影片描述中卻放上了替他手術的醫生診所連結……是的,觀眾都應該留心這些「葉佩雯」所隱含的資訊,究竟是網紅真心推薦,還是商業取向,謹慎地做出選擇。畢竟「YouTube 用於營銷,發部影片的人大多都試圖向你推銷一些東西。」Boris Paskhover 博士說。
參考資料:Independent
更多鏡週刊報導
臉書打假新聞做表面功夫?專家:癥結在FB不承認自己是媒體
【打擊假新聞】臉書輕輕放下 YouTube釘假新聞大戶《資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