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尼艾潔拉
每次有颱風出現,潔拉爸都會特別緊張擔心,因為潔拉家住在5樓,前面是一大片空地,可以說是首當其衝的迎風區啊!
這次的山竹颱風雖然沒有在台灣登陸,但它肆虐香港,不少大樓窗戶被吹破,整棟樓跟著狂風搖晃,造成嚴重災情,外圍環流影響也讓台灣出現焚風暴雨。
而美國東南部出現颶風佛羅倫斯,海水倒灌與河水暴漲,多數地區淹水、停電,甚至有不少傷亡。這是近日最嚴重的兩個「熱帶氣旋」,在衛星雲圖上看起來幾乎相同,為何一個是「颱風」,一個是「颶風」?
(圖/中央氣象局)
其實,它們是一樣的!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所發生的低氣壓,只是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稱呼,各國分級的標準也不一樣。
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台灣、韓國、日本、香港、菲律賓等)稱為颱風;北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稱為颶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則會稱為旋風。而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等級系統。
到底要達到多大的風速才會被稱為颱風呢?台灣使用「10分鐘平均風速」來劃分颱風等級。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分級: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等於或小於每小時 33浬(每秒17.1公尺/等於或小於7級風)是熱帶性低氣壓;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34–63浬(每秒 17.2–32.6公尺/8–11級風)是輕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64–99浬(每秒32.7–50.9公尺/12–15級風)是中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在100浬(每秒51.0公尺以上/16級或以上之風)就是強烈颱風了。
颶風又是怎麼分級的呢?美國使用「1分鐘平均風速」區分颶風等級。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SSHWS)將颶風分為一至五級: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74–95英里(每秒33–42公尺)為一級颶風;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96–110英里(每秒43–49公尺)為二級颶風;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11–129英里(每秒50–58公尺)為三級颶風;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30–156英里(每秒58–70公尺)為四級颶風;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大於等於157英里(每秒大於等於70公尺)為五級颶風,這種風速已經可以讓大部分建築物和獨立房屋屋頂完全摧毀了!
早期這些颱風是沒有名字的,通常是按照發生的順序來給編號,國際間並沒有統一的形式,但這樣很容易搞混,如果同時有兩三個颱風出現那就更是頭痛了!
於是在1947年,美國駐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開始為這些氣旋取名字啦!
最初是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4組女性名字(每組21個名字)輪流使用;1979年變更命名方式,改以男女名字相間的順序命名;1990年每組增加2個名字,共92個名稱輪流使用;1996年用四位數字編列颱風編號,前二位表示年代,後二位表示當年颱風的發生順序。
1998年12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1月1日起,颱風名稱將重新編列140個名字,共分5組,每組28個,分別由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中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再由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台灣不是(WMO)的會員國所以並沒有參與命名,這140個名字來自不同語言,複雜又不規律,中央氣象局做了民意調查,超過74%的民眾認為以颱風編號為主,國際颱風命名為輔較為合適。
但音譯無法反映原文的意思,民眾也常詢問這些命名的含意,於是中央氣象局在2013年7月19日改用以意譯為主、音譯為輔的方式,大幅度的修改了38個颱風中文譯名。
至於颶風的命名也差不多,1953年,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開始使用人名命名颶風。起初採用的是女名,後來據説受到女權主義者反對,從1979年開始改為男女名交替使用,氣象機構會依次將6套名單中的1套用來命名,每6年完成一輪循環。
不管他們怎麼命名的,颱風跟颶風都是很可怕的自然災害呀!會有什麼災害我們無法避免,但看到天氣不對勁就別出門啦!乖乖待在家,生命財產比什麼都重要!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