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多多運動對身體絕對有好處,但只要一閒下來就只想躺著不動,事實上,這可能是本來就存在於人類腦中的預設機制。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學家Matthieu Boisgontier認為,懶惰是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一環,因為節約體能可以更有效地尋找食物、住所、爭奪性伴侶與避開掠食者,許多動物都有這種「站著不如躺著」的習性。
在研究中,他們利用腦電圖來測量身體運動與久坐時,腦中所產生的不同信號對認知刺激的反應,進而分析人類大腦「懶惰性格」根深蒂固的程度。
他們對29名年輕人進行實驗,透過螢幕呈現影像來模擬情境,並觀察他們腦電圖的變化。第一輪實驗中,受試者們會用鍵盤控制自己在螢幕上的人物去吃掉代表「運動」的標誌,並且避開「懶惰、休息」的標誌,第二輪實驗則反過來。
實驗排除了物理運動的要素,只觀察受試者們因為動機而產生的腦電反應,經過計時驗證了之前就已得知的結果:第一輪實驗中人們反應普遍較快。但也得出了一些新理論,在腦電圖記錄的皮質反映中,可以看到大腦為了讓身體脫離休息狀態,必須花更多的腦部運作資源才行。
神經學家Matthieu Boisgontier認為,這些結果表明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是被休息行為所吸引,如果這個推論方向正確,那麼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更高的認知努力,才能在生活各方面壓倒懶惰傾向。
他還舉了個例子,人們去健身房運動卻選擇搭電梯上樓,這件事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去健身房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讓身體動起來。研究團隊也希望透過意識到這件事,能夠有助於推動健康生活運動。
懶惰因人們找出新方法讓事情變得輕鬆是件好事,但是太過懶惰而停滯工作那可就不好啦。
via sciencealert
廢柴的粉絲團開張了,想要聽廢柴分享音樂、電影或是講幹話,就快來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