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許多人談到「親職化」(parentification)這個概念時,比較容易想到的是在父母忙於工作的家庭裡,孩子利用原本玩耍的時間,協助分攤原本是屬於父母該擔負的責任,例如比較年長的孩子,幫忙賺錢或照顧弟妹。但在這裡,我要談的是另一種經常被忽略的親職化現象──父母用隱微的方式,要孩子代替他們去做自己不想做,或者不敢做的事。
許多研究指出,兒童或青少年「親職化」的現象,經常是出現在那些父母沉迷於賭博、酗酒、吸毒,或者有其他不良嗜好的家庭裡,他們因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享樂上而無暇關注孩子,因此孩子很可能長時間挨餓、疏於被照顧。
為求生存,孩子經常會用各種方式去尋求庇護、找尋食物,而年紀較長(但也尚未成年)的孩子有時也會擔負起照顧幼小弟妹的責任。
▲ 把孩子養成小大人未必是好事/示意圖/記者姜國輝攝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發現孩子親職化的情況不只出現在前述的父母身上,即使在家境小康,父母皆有正當職業,甚至夫妻之間也鮮少衝突的家庭裡,孩子還是可能出現親職化的現象。之所以如此,與東方文化的傳統價值觀──「孝順」有非常強烈的相關。
所謂的孝順對許多長輩而言,經常被認為:順從父母的意見、尊重父母的想法、協助父母分攤家務,說父母想聽的、做父母所想的。
簡單而言,我們經常把孩子「單方面對父母的順從」稱之為孝順,一旦孩子有不同於父母的想法、違抗父母的指示,或者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就很容易被指責為不孝順。
在這種狹隘的孝順觀念底下,許多父母或許是有意識,也或許自己並未清楚覺察地,替孩子開啟了「小大人訓練班」,長時間授課,且嚴厲要求,期待孩子能為父母負起部分的責任,完成某些工作與任務。
父母不喜歡的事情,為什麼要孩子去面對?
我有一個好哥兒們──阿健,他對筵席場合相當反感,每當有朋友因結婚或入厝等喜事辦桌請客時,他總是大方請人轉交厚重的紅包,但說什麼也不願意親自到場吃喜酒。
他說,小時候舉凡家族掃墓、家族過年聚餐、親戚或朋友結婚等需要出席的場合,父母一概以「工作忙碌,無法參加。」「對方是很重要的人,你一定要代表出席。」「已經包了紅包,你帶妹妹去吃好料的吧!」為由,派他出席。
▲阿健從小就被父母要求代為出席各種喜宴場合/示意圖/圖/記者李孟璇攝
才就讀國小三年級的他,經常牽著妹妹的手,硬著頭皮,走進許多陌生成人的叢林裡,慌張地找尋收禮處繳交紅包、簽上父母的名字。
運氣好的時候,會遇到認識的親戚邀他們同桌吃飯,否則就只能尋找看起來比較和善的大人同桌。
陌生的大人經常困惑與好奇地看著這一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小兄妹,關心他們是否與父母走失了。有些親戚則似笑非笑地說:「回去跟你爸媽說錢夠用就好,不用賺太多啦。」「你爸媽還在工作喔?都不回來,大家怎麼會認識他們呢?」
大人之間的恩怨情仇,他當然不懂,只能尷尬地露出爸媽教他們「看到長輩笑就對了」的笑容,但心裡卻莫名感到害怕與不舒服。
「我簽我爸的名字,比簽我自己的還要熟……」阿健苦笑地說:「如果這些人很重要,他們幹嘛不自己去就好?」「每次都要去跟不認識的人問好、吃飯,有夠尷尬。」
進入青春期以後,他開始抗拒這種被叫去參加各種大人聚會的命令,但父母卻板起臉孔指責他:「我們工作這麼忙,你怎麼這麼不會想?」
「結果呢?」我好奇。
「沒有結果啊,總之上大學之前每年還是得做同樣的事。我超級不想去,但想到要讓妹妹獨自面對那些以前我很害怕的場合,就覺得放不下心……」
阿健說,其實父母都很內向,人際關係也相當封閉。在成長過程中,根本沒看到有什麼朋友來家裡串門子,而他們也極少外出與其他人接觸。因此對他們而言,其實參與這些親朋好友的場合都是極其困難的。
長大之後他才開始懷疑,父母是否為了避免參與這些社交活動,刻意(或無意識地)安排了許多工作,讓自己抽不出空閒,然後要孩子代替出席。
「他們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為什麼要我們去面對?」阿健覺得無奈。
作者: 胡展誥
本文由 寶瓶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