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寧、約瑟夫
繪/古代穀studio
【哥哥姐姐的流行音樂(1990 ~現在)】
隨著全球網路、社群媒體、數位音樂興起,娛樂傳播也變得更容易、更普及。在阿拉伯世界,流行音樂當然也得跟上潮流,用更豐富的形式,持續創新、發展。
│A-Pop來襲
90年代以降的阿拉伯流行音樂,由於商業大廠羅塔納(Rotana)的操作,其大規模的行銷模式,不但捧紅多位歌手,也正式宣告了Arab Pop的降臨。這些流行歌手所演唱的內容再次以愛情為主打,MV 也多是拍攝談情說愛的男男女女。
不過,這年代的談情說愛,再也不是庫勒蘇姆時代的保守風格,唱法也不再含蓄;相反的,許多流行歌手都是以大膽的演出風格而聲名大噪,例如黎巴嫩的南希.阿吉萊姆(Nancy Ajram) 以及海法. 瓦哈比(Haifa Wehbe),都是A-Pop 的天后級人物。
│阿拉伯之春與阿拉伯嘻哈
2010 年起,阿拉伯之春的抗議浪潮在中東各國蔓延,背後最大原因在於年輕人對極權政府、社會不公、宗教壓抑等現況的不滿,這些憤怒一口氣在這場浪潮中爆發開來。
年輕人積鬱已久的怒氣,便透過各式各樣的音樂創作在各大社群媒體快速流通。其中,嘻哈音樂可說是大黑馬,竟意外地大為盛行。
在阿拉伯之春的起源地突尼西亞, 嘻哈歌手「將軍」(El Général)用一首〈國家總統〉(Rais
Lebled)道盡了突尼西亞人民對於政府、政治和社會的種種不滿。
這首歌在網路瘋傳,觸及了數不清的人們,很快便成為當地茉莉花革命的地下國歌。
後來,阿拉伯之春蔓延至鄰國埃及,埃及原本就是藝術輸出大國,人民自然而然開始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批判不合理的現狀。
在成千上萬個臉書流傳的嘻哈音樂,就如同解放廣場周圍四處可見的抗議塗鴉一樣,都是革命運動遍地開花的成果。阿拉伯騎士(Arabian Knightz)、拉米.唐哲萬(Ramy Donjewan)、沙迪亞.曼蘇爾(Shadia Mansour)等歌手充滿力量的歌曲、歌詞,將人民團結起來,甚至可以說是「1.25 革命」的幕後推手。
作者:哈寧, 約瑟夫
繪者:古代穀studio
本文由 好讀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