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德會飄移
飛機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劃過天空留下一條筆直的尾巴,翱翔天際的自由總是讓人嚮往。相信不少酸酸在小的時候,都曾經夢想過成為一名機師或空服員,在空中自由來去,往返於各國之間。只是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於空中翱翔的駕駛員似乎以男性為主。即便兩性平權的觀念逐漸落實,愈來愈多女性成為飛行員,但刻板印象仍讓我們對於「女飛行員」感到驚豔。也因此當有女飛行員出現在重要場合時,她們往往會成為媒體的目光焦點。
▲不少人嚮往成為機師或空服員在空中飛行。(圖/取自免費圖庫Pxhere)
在過去的年代,想成為一名飛行員有更多的限制,不只是性別連種族都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不過喜德覺得,門檻就是用來跨的,歧視就是用來消除的啊!雖然消除歧視艱難,但總是會有強者出現,打臉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然後說:「哈哈老娘成功了!」
喜德接下來要介紹的貝西‧科爾曼Bessie Coleman,正是一位衝破性別和種族歧視的女飛行員。1921年科爾曼成為美國第一位同時擁有非裔和美國原住民血統的女飛行員,引起社會轟動與媒體的高度關注。
出生於1892年的科爾曼來自平凡的家庭,父母都是佃農。1916年當她24歲和家人搬到芝加哥時,她還僅是一名美甲師。在那不久之後,她聽聞許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飛行員的故事,讓她對飛上天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科爾曼開始兼職其他工作,希望能快點存錢學習飛行。
▲貝西‧科爾曼Bessie Coleman是美國第一位非裔女飛行員。(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然而,當時美國的飛行學校並不接受她的女性身分,也不接受她有非裔的血統。因此Chicago Defender這份報紙的非裔創辦人羅伯特‧阿伯特( Robert S. Abbott),建議科爾曼到國外留學。後來,科爾曼在得到阿伯特和非裔銀行家傑西‧班加(Jesse Binga)的資金支持後,她學習了法文並到法國留學,拿到了國際飛行駕照。
學成歸國後,科爾曼獲得了許多媒體的關注。但是為了能夠發揮所長並賴以為生,科爾曼返美不久後又再度前往歐洲各國,學習更高階的飛行課程。後來她以特技飛行和跳傘等空中技巧為長,成為女性在航空領域上的先驅者。
除了科爾曼之外,我想有看過《博物館驚魂夜2》的酸酸們,或許對艾美‧亞當斯飾演傳奇女飛行員愛蜜莉亞‧艾爾哈特(Amelia Earhart)不陌生。電影中的艾爾哈特,形象活潑且熱愛冒險,令人印象深刻。現實中的艾爾哈特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她是美國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也是第一位獲得飛行優異十字勳章的女性。
▲在《博物館驚魂夜2》中艾美‧亞當斯飾演愛蜜莉亞‧艾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男主角班·史提勒飾演的「賴瑞」有精彩對手戲。(圖/翻攝自IMDb)
不過在1937年艾爾哈特挑戰全球首次的環球飛行,在飛越太平洋時卻失蹤了。雖然有不少人尋找她的下落,也傳出不少已找到的謠言或者陰謀論。但至今為止,仍然沒有人找到她的遺骸,也因此替她傳奇的一生更增添了許多神祕色彩。
▲愛蜜莉亞·艾爾哈特(右)和她的女飛行員老師娜塔‧思努克 合照。(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台灣目前也有不少女飛行員在空中值勤,我們總能在報章雜誌上看見她們充滿自信的姿態。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一定會有許多的辛苦需要付出,然而,這或許就是女飛行員以及各個行業裡奮鬥的女性們,最讓人覺得美麗的地方。
喜德期待有一天,不論是生理男、生理女或者不想被界定性別的人,當你做著現在大家會有刻板印象的職業時,大家的反應會像喝水一樣自然,也會覺得你超級適合這份工作,就像泡麵適合加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