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今天過的好嗎?我不是理科太太,我是皮諾丘,教育是什麼?愛因斯坦說:「離開學校很多年之後還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
沒事多運動,多運動沒事。
--
筆者在學校教書20年,發現學生的體能越來越差了,操場跑個兩圈就氣喘吁吁;班際球賽令我搖頭三嘆,排球比賽,球發過去基本上就贏一半了。
以前放學後,大家是留下來打球,籃球場上滿滿的都是人,現在是放學後集體坐在中玄關打手遊,籃球場上的學生寥寥可數,連湊6個人打Play都有困難。
高中職入學,很多縣市將體適能納入評比,希望學生能多運動;各校都有所謂的健康促進委員會,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諸如路跑、跳繩、班際球賽、望遠凝視等活動,希望學生能走出戶外。
儘管如此,學生的運動時數,筆者覺得和過往同期的我相比,仍是遠遠不足,對此筆者有幾點建議如下:
一、體育課增加為每週3節:
不可否認,體育課是唯一可以強迫學生運動的時間,學生從早到晚,坐在教室的時間和從事戶外運動的時間不成比例,再加上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家長接送(以前我光是騎腳踏車上下學,一天就要騎10公里),現行的兩節體育課時間和世界各國相比,實在是有點少。
二、第八節輔導課至少排一節體育課:
如果在正式課程將體育課的節數增加為三節,會排擠到其他領域的節數而窒礙難行,第八節為非正式課程,各校可安排一節的體育課在第八節。
事實上第八節本來就不能上新進度,歐美國家根本沒有所謂的第八節,這個時間孩子們都在玩足球、籃球等戶外運動,第八節還要學生坐在教室複習國英數,或是安排考試,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不如讓他們走出戶外動一動。
三、多舉辦體育競賽活動:
據筆者的觀察,在班際球賽跟運動會前,學生主動練習跟跑步的人數會自動增加,只要有舞台,為了班級榮譽,再加上班級導師推一把,學生就會主動利用下課時間跟放學後練習。
四、推動學校特色運動:
台南女中沒有甲組球隊,但全校的排球風氣跟整體實力可說是全台灣最強的。
原因無他,排球之於台南女中,就像棒球之於台灣,台南女中的排球場據說有17座,一間學校有17座排球場是什麼概念,就是這間學校的排球風氣鼎盛,連PU跑道都能架排球場,打排球不是為了拿全國冠軍,而是一種全民運動。
下課後、放學後,排球場滿滿的都是人,好像不會打排球就不是南女人,各校可試著推動特色運動,可以是籃球、足球、羽球、棒球,學校提供資源,形成風氣之後,就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讓學生走向球場,揮灑青春的汗水。
運動可以強身、分泌多巴胺(讓你感到快樂)、不用花錢、認識朋友、紓解壓力,有這麼多好處,大家還不趕快出來動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