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然
《紐約時報》報導新加坡的黃金大廈(Golden Mile Tower)面臨清拆,題為「醜到無得救?」(Too Ugly to Be Saved?)。雖然清拆決定已經得到足夠的業主同意,但要求保育的聲音愈鬧愈大,因為黃金大廈所標誌的,是新加坡獨立建國之後經濟起飛的時代。
「清拆重建經濟效應」大戰「文化保育集體回憶」,這樣的爭論我們都不陌生,而且世界各地也有上演。不過,當清拆的對象是帶有粗獷色彩的建築而引來保育的抗議,這就變得有點弔詭。
粗獷主義之所以是粗獷(另一個說法是醜陋,討厭這類建築的人會認為是eyesore的一種),其實是上世紀現代主義風行之下,一種只重功能的體現。要顯示出對功能的尊崇,除了做好「功能」本身之外,還要將所有無用虛浮、只為帶來所謂「美感」的一切裝飾都去蕪存菁。
▲粗獷主義除了做好「功能」本身之外,還要將所有關於「美感」的裝飾都去蕪存菁。(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同時,出於實際需要,粗獷主義建築相繼建成的時間,正是二戰之後百廢待興的年代。在英國,最容易找到帶有粗獷主義色彩的建築物,是由地方政府(borough level)所提供的公營房屋(council house)。
英國在戰後慢慢步向福利主義,除了英國人引以為傲的NHS(國民醫療制度) 和提供免費教育之外,解決住屋需求成為英國政府的最大任務,所以要大興土木建造房屋,所建的住屋除了要有質素和安全的保證,將建造成本壓到最低也是同樣重要,粗獷主義就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橫空出世。
由英國學者所著的《福利國家之塔:英國多層住宅的建築歷史》(Towers for the welfare state: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British Multi-storey Housing 1945-1970),很詳細地寫了英國公營房屋在二戰後的興建歷史,當中提到不少英國建築師對當時公營房屋所下的註腳:「在美學與經濟之間,必須艱難地二選一(between aesthetics and economics ... a battle had to be fought.)」在資源緊絀的時候,最好不要對美學有太多的追求;粗獷主義的存在,本來就是體現經濟效應。
在英國,這些外型粗獷的公屋仍然隨處可見(也有部分已經拆掉),當時興建公屋沒有既定的建築公式,全部都是新的設計、新的嘗試,造就了所建的公屋大樓各有不同:有的設計成一排的樓房(slab block),有的是牙籤高樓(high point block),也有造成複式樓房(maisonette block)。而每幢高樓的屋頂、地下、陽台等的設計也不相同。
這些動輒十幾二十層高的建築物在當時英國,特別是倫敦,都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住慣獨立屋(house)的英國人來說,高樓之中的住宅(flat)是非常新奇。戰後倫敦甚少高樓,即使有高樓也不會是住宅(如大英博物館旁邊,今天變成倫敦大學辦公室的議事大樓Senate House)。
因此,當政府計劃在倫敦興建這些公屋高樓的時候,除了需要興建的技術和設計之外,還要得到英女王和她老公點頭同意興建。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究竟要女王同意什麼?答案就是要居住在倫敦正中心──白金漢宮──的這對夫婦,不介意從王宮望出外面的時候,看到藍天的同時,還會見到高樓大廈。有這兩口子的首肯,公屋才能得以興建。
作者:亞然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