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的成語典故想必酸酸們都非常清楚,不過近日有網友對這個歷史典故有了一番截然不同的解讀,直指孟母三遷的行為,其實是個恐龍家長。
一名網友在PTT的WomenTalk板上以「孟母三遷其實是個恐龍家長的故事」為題發文,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解讀這個典故,「孟母其實是個恐龍家長,而孟母三遷是個有很嚴重職業歧視、我的小孩會學壞都是別人帶壞,把教育問題都推到別人身上的恐龍家長故事吧?」
▲原PO認為,孟母把問題怪罪在環境上因而搬家,是種恐龍家長的表現。(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原PO提到,孟子家一開始住在殯葬業旁邊,孟子學別人拜墓祭墳,而孟母沒有機會教育,也沒有覺得是自己教育問題,就直接搬家了。
原PO接著表示,「第二次搬到市場,孟子看人家市場攤販,就跟著學叫賣做買賣,孟母也覺得這樣不好,就又搬家了;第三次,孟子搬到文廟旁邊,孟子就跟人家學禮儀、應對進退和拜廟,孟母覺得這樣很好,不搬。」
原PO認為,文官做的事和殯葬業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於一個祭天、一個拜地,孟母卻這樣大小眼,「而且有問題的是孟母吧?孟子住哪就學啥,孟母自己不管,只會說都是環境的問題,不就很恐龍家長還職業歧視?」
▲原PO認為孟母把文廟看的比殯葬業好,帶有職業歧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章掀起不小討論,不過多數網友並不認同原PO的想法,「基於條件機率擇優,怎麼會是歧視?」「不用那麼理想啦!事實上環境就是會影響孩子啊」、「小孩在青春的時期,同儕影響會大於家庭,她這樣選擇環境,也等於先幫孩子篩了交友圈」、「你沒孩子吧?啊就環境真的影響很大呀」。
還有網友回文,以捷運辛亥站、濱江市場、中正紀念堂三個地區來舉例,認為孟母一點也不恐龍,「我是孟母也這麼做,前提是你要能搬家啊,人家孟母至少買的起廟旁邊的房子,他能一直買房子換房子,光這點就超級成功了」。
via 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