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顆粒或稱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氣懸浮微粒(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顆粒(particulates),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顆粒微小甚至肉眼難以辨識但仍有尺度的差異。在環境科學中,人類活動造成的過量顆粒散布與懸浮為空氣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但可能造成生物體不適或影響生態及能量圈循環範圍涵蓋尺度廣泛,從水霧、塵埃、花粉、皮屑、過敏源、霾;人為排放廢氣、灑布農藥、肥料、以及廢棄物如畜牧的糞便遇風揚塵等,一直到前驅物在大氣環境中經過一連串極其複雜的化學變化與光化反應後形成硫酸鹽、硝酸鹽及銨鹽。
其中,空氣動力學直徑(以下簡稱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 (µm)的懸浮微粒稱為懸浮微粒(PM10);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例如室內的二手菸霧。懸浮微粒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並可隨呼吸進入體內,積聚在氣管或肺中,影響身體健康。PM2.5細小顆粒 ,比病毒大,比細菌小。 PM2.5細小顆粒,容易帶有毒物質進入人體。(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肺癌已連續16年蟬連台灣癌症死因之首,取代肝癌成為台灣新國病,這個月初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離世,再度引發國人對它的關注。肺癌權威、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醫師指出,過去大家都認為肺癌「完全是吸進去的」,如吸菸、空污及油煙,但與中研院陳玉如教授合作後發現「吃東西也要小心」,常吃防腐劑、食品添加劑食品也可能引起肺癌。詳全文>>
室外空污問題早已引起大眾重視,不過仍鮮少有人了解,「室內空汙」問題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除了持續對我們的呼吸系統造成威脅,還會誘發皮膚過敏。過去在討論皮膚過敏時,大家往往只關注護膚產品,卻忽略了家裡的空氣污染物,事實上這些看不見的空氣污染物可能就是過敏的元凶。詳全文>>
汪建民曾自述不菸不酒,7日卻因肺腺癌病逝。肺癌權威陳晉興醫師指出,台灣很多不抽菸、很少到戶外的女生,罹患肺腺癌的比例卻越來越高,其可能原因與「室內空污」有關,因為多待在室內。若要預防,他建議當戶外空氣好時,應把門窗打開,以便排除揮發性的物質,而當空氣品質差,則要關窗、同時開啟空氣清淨機。詳全文>>
汪建民罹患肺腺癌第4期,7日晚間不敵病魔離世,享年56歲。他生前無奈表示自己不菸不酒,不解為何癌症會找上他?對此,家醫科醫師許書華指出,很多人不抽菸卻得肺癌,可歸納出「4大可能原因」,包括基因影響、二手菸與三手菸危害、空氣污染PM2.5,以及其他環境因子。她提醒2大高風險族群要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詳全文>>
別以為只有喝酒傷肝,PM2.5也是致癌殺手!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透露,曾連續收治2名80多歲老先生,都被診斷出罹患肝癌,他們自認肝臟健康維持不錯,也沒有喝酒習慣或常見的致病因子如B/C型肝炎,在問診過程中揪出兩人「唯一共同點」,就是家中都設有神明廳,每天習慣點3炷香祭拜,卻未打開窗戶通風,長年下來PM2.5導致肝癌發生。詳全文>>
國內每4年檢討一次空氣品質標準,環境部今修正發布「空氣品質標準」,其中各界最關注的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值及日平均值分別由原先的15及35 µg/m3,加嚴為12及30 µg/m3,為亞洲最嚴格的標準,預計2030年達標,其他污染物也同步加嚴。詳全文>>
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為台灣發生率最高的新癌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分享,一名退休教授因咳嗽2個月而求診,結果診斷出罹患第4期肺腺癌,經治療仍不幸病逝。推測原因與他熱愛到戶外跑步,多年來吸入過多PM2.5污染物有關。建議當空氣品質不佳時,別再出門跑步當「活動型人體空氣清淨機」,在家打開空氣清淨機超慢跑也不錯。詳全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13日公布一項報告指出,除了肺癌之外,細懸浮微粒(PM2.5)也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國民黨團今(1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問準總統賴清德,看到這份研究報告是否感到震驚?還是繼續死抱著民進黨非核家園的幻想,持續燒著你所謂的「乾淨的煤」,讓國人用肺來發電?即便台中火力發電廠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也要繼續增加新機組,讓世界看到台灣空氣的髒?要不要重新檢討錯誤的能源政策?詳全文>>
根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空氣污染指標,雲林的PM2.5濃度19.3μg/m3、PM10濃度41.5μg/m3成最高縣市。依據環境部測站統計資料,雲林縣去年度的雨量天數相較前年減少,而低風速天數則增加,因高壓迴流、降雨量的減少及低風速天數的增加等因素,使污染物不易擴散容易造成累積,造成PM2.5及PM10濃度較高。詳全文>>
瑞士空氣品質追蹤業者IQAir,日前公布台灣空氣品質不佳的城市,前3名是彰化、台南和屏東東港,讓彰化冠上空污惡名;對此環保局今天表示,彰化近5年來空品改善列居前段班,全國排名前5名,IQAir是瑞士賣空氣清淨機的民營公司,其空氣調查數據從何而來不得而知,跟台灣官方數據落差甚大。詳全文>>
環境部表示,今天西半部擴散條件差,截至上午10時,彰化、嘉義局部空氣品質達紅色警示等級;中南部、金門、新北共15測站空氣品質亮橘燈,主要污染物為PM2.5。詳全文>>
今(30日)西半部位於背風側,擴散條件差,上午一度有11個測站空氣品質達到紅色警示。環境部指出,明(31日)西半部擴散條件差,清晨至上午污染物易累積,預估雲嘉南空品區明天清晨至上午可能達紅色警示等級,高屏空品區為「紅色警示」等級,中部、雲嘉南空品區及金門為「橘色提醒」等級,民眾外出要留意。詳全文>>
受到東北季風增強,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南下影響,截至今(6日)上午10時為止,全台共有9個測站空氣品質達到紅色警戒,主要集中在彰化到台南縣市一帶。環境部提醒,今天白天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西半部易累積污染物,而今晚起環境風場轉為東北風,明天到下周一(8日)清晨東北季風影響,東北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台灣,請民眾注意。詳全文>>
環境部今(26日)公布今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統計與近8年空品監測結果。環境部指出,今年PM2.5和臭氧年平均濃度較去年上升,紅害站日數則下降,主因是中南部日降雨量較少,造成局部污染物累積,但若分析近8年空品監測結果,各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整體改善幅度達3成以上。詳全文>>
獨立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今天公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空氣污染惡化,為10年來首次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較前一年上升。 詳全文>>
在台灣,肺癌成為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新癌王」,除了吸菸是主要致病因素之外,導致肺癌的其他原因還包括空汙,室內外細懸浮微粒PM2.5可能深入肺泡,引發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的風險。如何守護家人的生活環境不受空汙危害?民眾可以透過設置防霾PM2.5靜電紗窗網,為居家空間設下堅不可摧的安全網。詳全文>>
環境部今(23日)表示,根據最新觀測資料,中國上海地區今天出現霾害現象,霾害預計明上午將伴隨東北季風影響台灣空氣品質,西半部多為橘色提醒等級,局部地區短時間達紅色警示等級;周六上午起中部以北空品逐漸好轉至良好到普通等級,南部地區風速較弱,空氣品質以橘色提醒等級為主,請民眾留意空氣品質變化適時做好防護。詳全文>>
環境部表示,今天偏東風,西半部為背風側,截至上午10時,桃園、雲嘉南及金門地區空氣品質多亮橘燈,主要污染物為PM2.5,預估高屏零星地區短時間可能達紅色警示等級。詳全文>>
環境部今(15日)在官方網站公布110年空氣污染排放清冊(TEDS),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較前一版(基準年108年)減少近19%,對照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資料,年平均濃度也由108年的16.2微克/立方公尺,110年降至14.4微克/立方公尺。環境部表示,推動汰換老舊柴油車(2.4萬輛)、老舊機車(129.8萬輛)等減量效果顯著,主要空污排放量相對減少26.5%,也顯示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已展現成效。詳全文>>
一名78歲的老翁平時生活習慣正常,沒有吸菸、也沒有三高病史,近期卻性情大變、就醫後確診罹患失智症。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抽血檢查,發現血鉛濃度、血鎘濃度超高,詳細詢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住在宮廟附近所導致。詳全文>>
各縣市環保局亦會針對空氣品質提出警示,PM2.5濃度達36 μg/m3(第4級),敏感族群如:有心臟、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需減少戶外活動,PM2.5對健康造成的風險不可不慎,大環境難以掌控,在日常生活必然需要多一份留心、從室內居家環境超前部署,別讓看不見的PM2.5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危害。詳全文>>
泰國空氣汙染問題嚴重,首都曼谷等多個城市被有害霧霾籠罩,PM2.5濃度連續多日飆破安全值,今年迄今已有130多萬人染病,光是近一周以來就有約20萬人就醫。當局10日發布公衛警示,呼籲民眾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長者、孕婦、孩童應該要待在室內。詳全文>>
大年初五是習俗中的開工日,祈求新的一年生意興隆、事業鴻圖大展。這時,燒香、燒紙錢一直是常見的習俗,民眾藉此向神明、祖先,祈求保佑與祝福。雖然,祈福祭祀相關活動所產生的年碳排放量,相較於其他大型污染源比率上並不高,但由於過度集中在特定時間與區域,單從節慶期間來看,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其實不低,身在其中者,還可能吸入燃放與焚燒過程所產生的PM2.5及其他有害污染物質,不利於健康。詳全文>>
環境汙染問題層出不窮,為保障縣民健康,彰化縣長王惠美上任後,打擊環保犯罪絕不手軟,多管齊下守護宜居家園,交出亮眼成績單,日前出爐的「2022永續城市大調查」評比中,彰化也獲得「永續城市優等獎」肯定,環境力表現突出,成為健康宜居的低碳永續城市。詳全文>>
根據環保署數據,台中市於今年第一季PM2.5平均值僅17.4微克,低於全國平均18.2微克,創下空污季歷史新低;市政府指出,為持續守護市民呼吸權,要求中火減煤、鼓勵市民汰換老舊汽機車、推動電動公車及iBike倍增計畫等諸多政策展現成效,也讓PM2.5逐年降低。詳全文>>
最近天空常感覺「灰濛濛」,不少容易過敏的人最近也開始鼻子發癢,狂鼻塞、打噴嚏,其實都是因為空氣品質不好、PM2.5增多。知名營養師高敏敏就提醒,PM2.5不僅會造成「霾害」,還會引起許多身體危機,除了戴上口罩隔絕髒汙,她也建議平時可吃5種清肺、顧肺的食物,幫助對抗空污威脅。詳全文>>
環保署今(28日)公布110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統計,空氣品質(AQI)不良主要污染項目以細懸浮微粒(PM2.5)為主,主要是「降雨量明顯減少」,不利於微粒洗除及擴散,造成PM2.5濃度累積上升。 詳全文>>
根據研究,台灣冬季受境外污染物影響占比約49%;綜整全台測站衍生性PM2.5受中國排放影響約占40%至70%,以華東地區對竹苗影響最大,其餘五大地區都是對雲嘉南空氣品質區影響較大。 詳全文>>
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上空籠罩著厚厚的有毒霧霾,空氣品質是對眼睛與肺部造成損害,各級學校與大學無限期停課,總理莫迪領導的中央政府與首都官員互相指責無所作為,印度最高法院已經介入,強制關閉工廠、命令農民停止焚燒田地。《韓聯社》更形容,新德里儼然成為大型毒氣室。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