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式軟糖
日本動畫《蠟筆小新》中,美冴趕不上娃娃車而狼狽爬坡的模樣,讓大家印象深刻。不論接送小孩、上班通勤,還是街角買根蘿蔔,日本人皆習慣以自行車代步。
但身為亞洲自行車最盛行的國家,卻有個讓旅人困惑的問題-自行車道非常少!
曾聽朋友難得抱怨一次日本:「我上次走在東京人行道上時,差點被自行車撞!」為什麼日本自行車這麼多,但自行車道卻非常少?許多自行車甚至騎上人行道,造成人車搶路的景象?
旅行作家喬·貝爾(Joe Baur)拍了一個影片,針對這個問題訪問當地騎士與自行車專家。首先,他先歸納出為何自行車在日本盛行的原因:
1.生活圈緊密
日本人口密度高,社區機能完善,10分鐘以內就能找到日常所需,像是超級市場、診所、郵局、學校等等,在此距離中,腳踏車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2.停車費高昂
在日本都市,擁有一輛車並不簡單,在購車前需先提出證明,表示已有適當的停車位。寸土寸金大都市,租賃停車位的價格等同郊區的小公寓,再加上保險費與維修費,想開車的年輕人只能望塵莫及。
3.交通機能完善
大都市交通系統非常完善,稍遠的地方只要靠地鐵加上公車,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因此開車機會並不高。
4.獨立的工具
日本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負擔不起汽車與停車位的情況下,騎自行車是訓練獨立很好的工具。
(圖/tokyobybike)
另外喬·貝爾解釋為何日本不需要自行車道:
在日本騎自行車時,我們看到一種特殊的文化,來自於他們謙恭有禮的個性,叫做「我慢精神」(Gaman Spirit),意味著忍耐、克制與原諒,他們了解只要相互尊重,就能與其他用路人分享路權,人車混道也能暢行無阻。
「我慢」原是佛教用語,有自高自大的意思。後來逐漸變成「倔強」、「頑固」,以及「感情不外露」。直到今日,才變成「忍耐」、「容忍」、「自制」的意思。
很難說「我慢精神」究竟是不是好的文化,但在台灣最為人詬病的交通上,我想都應該學習這種「我慢精神」啊!
▼觀看完整影片
【VIA citylab、cycling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