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
譯/王榮輝
一九六○年代,心理學界與教育學界普遍認為兒童是以「tabula rasa」(意即「白板」)的狀態,也就是「白紙一張」,誕生於這個世界。當時人們堅信,一個人的性格與發展完全歸因於環境和教育的影響。近年來,由於神經生物學與遺傳學許多新的研究成果,讓這種看法出現徹底改變。如今人們曉得,基因根本性地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還有智力。為了讓你更清楚了解,在此將稍微說明由基因所決定的內向╱外向的天生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關乎到大量的特徵。例如,個性內向的人會在獨處時「充電」,相較於個性外向的人,他們與他人接觸時很快就會感到心力交瘁;事實上,他們也不太有與他人接觸的需求。如果有人向他們提出問題,他們會先短暫沉思一番,藉以尋找答案,接著才會開口回答。
▲示意圖/Pakutaso,下同
相反地,個性外向的人則能夠一邊說話、一邊思考,所以他們有時會訝異於自己脫口而出的那些東西(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他們不太喜歡一個人獨處,會在怡人的社交中「充電」。整體來說,他們遠比個性內向者需要來自外界的刺激,如此他們才會覺得受到鼓舞,激發興趣;而個性內向的人對於來自外界刺激的反應較為敏感,比起個性外向者,他們很容易就會覺得刺激過度。
由於在與人接觸的需求上有所不同,所以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工作風格同樣也有所差異,這也影響到他們的職業取向。大抵來說,內向者偏好那些不太會造成分心的靜態職位,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他們可以(一連數小時甚至一整天)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工作。外向者則喜歡與外界接觸,他們要不選擇本身就能滿足這種需求的工作,不然就是在專心工作一段時間後,需要上網或實際找人短暫地交流一下,藉以幫自己充充電。
相對於天生內向者,天生外向的人獨處時,必然比較容易感到孤單和無聊,這與他們所接受過的教養,以及內在陰鬱小孩和陽光小孩如何形塑而成無關。
另一方面,我們的「敏感度」和「恐懼傾向」,其實也都內建於基因裡,影響到我們的自我價值感會如何發展。某些孩子天生就遠比其他孩子堅強。相關研究甚至顯示,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孩子是所謂「不會受傷的孩子」,即使經歷一段悲慘的童年,這些人還是能夠保有完好無損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會從自己的童年獲得什麼影響,也取決於孩子與父母彼此特質互動所產生的動能,心理學家稱此為「親子適配」。舉例來說,當一個天生高度敏感的孩子遇上一位不太具同理能力的母親,這位母親對這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很可能遠大於對一個天生「神經大條」的孩子。同樣地,相較於其子女比較「容易教養」的父母,吵鬧兒與/或過動兒的父母比較難在情緒及教育上做出妥適的反應。
生性過動的孩子很難去調節自己身上過剩的精力,導致他們常常引發旁人的不滿,並從其他孩子或師長那裡接收到「你不OK!」的訊息。即使擁有慈愛的父母,他們大多會培養出較低的自我價值感。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的當然不只父母,還包括其他關係人,如同學、師長或祖父母等。
故而,童年對我們的影響,並非單獨取決於父母的教養風格,還牽涉到許多因素的互動。只不過,父母還是奠定下具有根本意義的基石。一個孩子如果因家中情況而愈脆弱,愈無力抵抗來自其他關係人的傷害。或者,當一個孩子如被同學嘲笑時,相較於不太能夠理解子女感受的父母,那些能夠對子女親切關懷、感同身受的父母則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去支持孩子。
*延伸閱讀:玩樂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終於有正當理由請特休了R
*本文摘錄自《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26個練習,擁抱內在陰鬱小孩,掙脫潛藏的家庭創傷陰影,找回信任與愛》
作者: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
譯者:王榮輝
本文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