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群平台的發達,人們發佈的內容越來越簡短,大多以美食、旅行拍照打卡,文字敘述能多精簡就多精簡,將內心的想法藏了起來,因為這個年代「發言者身分」比「發表什麼內容」重要,網路的讚數與分享數決定了這天的心情,自信心建築在虛榮心之上,於是更容易自卑與憂鬱。
今天假文青想討論的,是「自信與自卑」這件事情,我認為每個人的人生終極目標都是認識自己、喜歡上自己,在機會中挑戰、在犯錯後成長,反覆著自我厭惡與寬恕。要增加自信不簡單,再加上大人不停地貼上「草莓族」、「厭世代」的標籤,八九年級的我們不去否定自己真的好難。
記得以前的老師和我說過:「一個人有多自信,就代表他有多自卑,因為他感受不到生活的價值,必須透過外在的行為,去賦予自己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如果生活讓你很無力,那就去找件有興趣、有收獲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專長,只是你願意給自己多久時間去尋找。
►培養興趣,尋找價值
在升上大學以前,我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優點,每當別人問起「專長」時,總會腦袋一片空白--我擁有不少興趣,喜歡聽音樂、看電影、看展覽、跳舞,但諷刺的是,在音樂、美術、體育方面,我的表現都非常難堪,若是量化成分數,就是只有六十分,那時成績幾乎決定一個學生的價值,我很茫然。至於社團,熱舞社、合唱團、海報設計的徵選,全都名落孫山。
學姐跟我說:「妳別跳舞了,從來沒看過一個人從早練到晚,還可以這麼不協調,真的是沒有天分,不要徒勞無功耽誤彼此了吧!」於是我再也不跳舞了;歌唱方面,努力練習後我可以將音準唱到對的位置,但創作時無法將旋律哼在正確的調性上,總不可能一輩子演奏別人的作品呀;設計方面,儘管我學習了多種軟硬體的使用,卻沒辦法有足夠的美感,將靈感用雙手呈現。長達二十年的自卑,其實只是卑微地尋尋覓覓著一件「失落感小於成就感」的事情罷了。
幸好,文字的門檻沒那麼高,感性成癮的個性帶來取之不盡的浪漫,出社會後找到份喜歡的工作,逐漸沒那麼討厭自己,因為我發現了一些專屬的價值與遐思。
►善用情緒,獨特的經歷
厭世代的我們好多情感,常有人說:「痛苦是創作的養分」,以錯誤的方式呈現悲傷是無病呻吟,而將痛楚善用便是一份曠世鉅作。創作家寫下濃濃思緒,為有相同處境的人發聲,例如歌手蛋堡,他的躁鬱症變成那入圍三項金曲獎的專輯--《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內部整修》。
「今年的金曲獎 #眾聲宣言,讓很多大人口中無比平凡、不務正業、不上進,甚至不入流的創作者和他們的作品,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
其實在這座島嶼上,還有太多這樣有才華的年輕創作者在各自的領域埋首深耕,浮浮沉沉。在這個容易遺忘的年代,哪怕可能很多大人不懂,請繼續有自信的給予那些我們喜歡的創作者最驕傲的支持與鼓勵。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是我們是好國好民。」-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總編輯黃銘彰
►「multipotentialites」一個人不只有一種身分
有時候自卑來自於「受夠自己的善變」,妮妮小宅女以前寫過一篇文《好好利用你的三分鐘熱度,當不了專家還可以當通才!》,如果發掘太多興趣,想做的事情很多,那也沒關係,無法鑽深的話可以選擇拓寬。
有一支我很喜歡的TED影片,主講者創造了「multipotentialites」這個詞彙,中文翻譯為「多元興趣者」,說明有種對各領域興趣的人,常會被當作沒毅力的落跑者,社會逼迫著每個人選擇一種職業,會計師、律師、老師等等,但其實這些工作都只是一種「身份」。回溯文藝復興時期,人們身兼多職、四處涉略、才華洋溢,現代的我們也可以二次復興,將每種興趣都持續培養,接觸更多領域,穿梭各種身分。
我的偶像是馬世芳,是一名作家、廣播人、音樂評論家,他將自身經營成一個品牌,在文藝圈、音樂圈各界,馬世芳三個字都是品牌保證。而我,也將效仿,努力成為一名記者、樂評影評家、導演。
總結以上,厭世代的我們其實沒有那麼差,每天得面對最大的敵人--「自己」,但不代表沒有價值,一起善用這些特有的自卑與細膩吧!
▼註:SWAG群青一詞由來
【來老派假文青的粉絲頁點讚~裡面給你更多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