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派假文青 #老派電影推薦
「電影發明後,人類的壽命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的人生經驗。」
電影《一一》是楊德昌導演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許多人內心的華語片冠軍,由婚禮開啟序曲、喪禮作為尾章,貫徹生與死的輪迴,刻劃著各年齡層所遭遇的煩惱難題,記錄著老台北的街景。
《一一》的角色配置是一組平凡家庭,故事主軸包括(1)一對夫妻(2)高中女兒(3)小學兒子(4)如同植物人的昏迷婆婆。
「其實這樣自言自語對我來說蠻難得,我這樣講你不要生氣,我覺得,好像在拜拜。除了不知道對方是不是聽得到之外,對我自己講的話是不是真心的,好像也沒什麼把握,講句實話,原本覺得自己很有把握的事看看好像少的可憐,現在每天睡覺起來都會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
好像好不容易睡著了怎麼又把我弄醒呢,讓我去面對那些煩惱,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會選擇醒過來嗎?你比我們活了那麼久,我們除了自己心裡一大堆問題外,又能告訴你什麼呢?」
導演設計了昏迷婆婆作為電影軸線,家人每日會和床上的婆婆對談,聊聊一天發生的事情,袒露出不同年齡與身分的矛盾。由於婆婆處於昏迷狀態,無法給予回應,每晚的說話時間成為每個人的自省時間。
家庭中的母親透過對談,驚覺日子的枯乏,選擇入山修行淨心,卻發現到了哪裡都千篇一律的無趣;女兒過著普通的學生生活,卻藏著自責的秘密,她在事發當日忘記倒垃圾,間接導致婆婆昏迷。
大千世界中,每個人的煩惱小如米粒,但都是足以壓垮駱駝的根根稻草,輕盈而致命。
「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真的沒那個必要。」
吳念真飾演的男主角面臨中年危機,對於生活沒有新鮮或期待,找尋不到人生的意義,婚姻是一種責任,其中卻沒有愛苗滋生。因緣際會下,他與初戀情人相逢,短暫返回戀愛的怦然,可是這段回溫的戀曲只是小插曲,並沒有改變他所選擇的婚姻,反而幫助他認清現狀,不再流連於過去。
每當生活不順心,我們總是希望有把人生重來槍,得以回到過去某個時機點,改變錯誤的決定,但,其實沒有再活一次的必要,倘若當初真的快樂,又何苦犧牲或捨棄呢?所有的念舊只是時間的效果,淡化了痛楚、深化了遺憾。
「可是我想知道她在難過什麼,我從後面看不到啊。爸比,你看得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啊,我怎麼知道你在看什麼呢?爸比,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啊?我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這樣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
小兒子洋洋,總是拿著一台相機,捕捉眾人的後腦勺,因為那是人們所看不見的東西;而洋洋從不和昏迷的婆婆交談,認為:他知道的事情婆婆一定知道、他發生的事情婆婆沒有親眼看到,所以多說無益。
身為片中最年幼的角色,卻將事理看的最透徹、知曉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大人都只相信自己的想法,活在主觀的視角,責怪問題沒有改善的方式。
▼2017年的官方預告片
楊德昌擅長的「畫外音」也是這部片值得多次品味的原因,將不同的故事支線相互穿梭,一顆鏡頭可以泛指生命的誕生,也可聚焦成商場的鬥爭,將藝術與生活巧妙結合,兼具美學與邏輯性。
我想,《一一》不只是一部電影,是楊德昌導演的畢生遐思,是舊時台灣的景色與人文,更是人的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