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麗‧寶絲林區(Mary Polce-Lynch,心理諮商師)
譯/劉凡恩
八到十一歲男孩的社會化
七歲以後,男孩與朋友、同儕、家人以外的人有更頻繁的接觸。此時可能會持續參加團體運動,而且不像小時男女同隊,現在傾向全部都是男孩的隊伍。他們可能也首度發展出認真的嗜好(藝術、音樂、蒐藏),開始探索自己是誰,喜歡或不喜歡什麼。也是在這個時候,「兄弟們」開始牽著他們走。
「兄弟規範」影響漸深。何以「兄弟規範」此時影響勝過之前?可能因為跟外界接觸增多, 其中許多人是此規範的遵循者,尤其男孩們。看他們從事什麼活動及嗜好,選擇哪些朋友,有的男孩受「兄弟規範」影響更深。
舉例而言,極度認同陽剛刻板模式的男生,就會遵守「兄弟規範」,因為這顯然是成為「真」男人最好的道路。他將避開芭蕾舞課程(即使他很喜歡跳舞),他會去打棒球、足球、曲棍球,或任何「真正」的男性運動(即便他沒有很喜歡)。
總之,如果他期待獲得主流文化的認可,他就比較會遵循「兄弟規範」。有些男孩不然,因為他們有找到彈性選項。
▲七歲以後的男孩較傾向與全是男孩的隊伍相處,開始受到「兄弟規範」的影響。(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我們需要「兄弟規範」的替代方案。主流文化裡,可接受的「兄弟規範」其他選項很少(不存在?)。但時不時地,會出現一個找出其他選項的勇敢男生,即使在似乎毫無選擇的情況下。
我記得這麼一個十一歲的非裔美國男孩--傑瑞米。他剛轉學到一間中學,是該校少數非白人男孩之一。就許多方面來說,那是一段艱難時光。中學階段本就充滿挑戰,別提你是轉學生,更別提你屬於少數族群。傑瑞米極為渴望被老師同學接受,他想,從事運動應該有用,便決定先加入一個社區足球隊一年,之後再進入校隊。他相信這樣一定能交到朋友,受到尊敬。畢竟,這是在跟著「兄弟規範」走。
結果呢,第一場足球比賽下來,傑瑞米便了解自己一點也不喜歡這項運動。套他的話:「太恐怖了……很痛……所以我退出了。」更有意思的是,他並不因此羞愧。他沒有隱藏那些脆弱情緒,坦白告訴爸媽、爺爺奶奶他不喜歡足球,因為很恐怖而且會很痛。那一刻我明白,傑瑞米不會有事的,看他如何面對處境就可以知道。他忠於真實的自己,當明瞭自己有所選擇,也看出「兄弟規範」對當下的自己不利,便坦然將其放掉。
▲傑瑞米受到了兄弟規範的影響,為了讓新學校的同學們接受自己,於是決定加入足球隊,但他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喜歡足球。(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面對八到十一歲男孩的秉性
四到七歲所談的,大都適用於此。扼要總結,必須持續指認感受,隨時詢問男孩對事情的感受,無論他們秉性如何。這個階段最大差別在於,同儕對其秉性與其情緒表達的影響。更正確點說,「兄弟規範」對秉性的影響。
更多「延展」工具。多數秉性特質會持續整個童年和青春期,包括功能性和沒那麼功能性的都是。但這並不意謂這些人格特質無法調整。男孩年紀愈大,就有更多技巧往本性相反的方向「延展」。較小時,害羞或敏感的男孩,幾乎沒有認知技巧幫他們度過社交場合;性格急躁易怒的衝動型也是。年紀小,感覺與生物本能要比認知能力「強的多也大的多」。
我輔導過一個秉性「難對付」的男孩,而當他到十二歲,發現有辦法在自己生氣時「叫自己冷靜下來」(用他自己的話)。九歲時,他學會不再亂打人或亂丟東西,十二歲,他教他爸媽生氣時怎麼平靜下來。
整體而言,這個階段新出現的認知技巧使自我對話成為可能,讓羞怯的男孩得以平靜,激動的男孩得以冷靜。這個時期,父母可以也必須探索這些嶄新、持續發展的認知技巧,以協助兒子調整人格特質。
▲透過發展以及學習認知技巧,可以讓孩子在憤怒時幫自己冷靜下來。(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父母如何改善八到十一歲男孩的情緒發展
當男孩懂得如何指認自己的情緒,就得學習怎麼辨識與了解別人的感受。當然,練習這項技巧可以,也應該,從更早開始,但在八到十一歲這個時期,男孩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認知能力,接近十一歲能做更多抽象思考,因此更能理解他人的立場。
記住,若男孩此時還不能輕鬆地辨識、指認不同情緒,就需要更多練習加強這塊基礎情緒技巧(事實上,這項練習應當時時進行,任何階段都是)。父母可開始協助兒子理解自己情緒的複雜,包括怎麼分析複雜(complex)情緒,怎麼回應他人情緒。
一項有用的工具。一個教男孩怎麼接收和分析情緒的技巧,我稱之為「客觀處理」(processing with distance)。這是利用第三人來幫忙探索男孩的感受或反應。很簡單,詢問假設發生了什麼,那誰誰誰會有什麼感受。透過這個問答,一次可練習到多種情緒能力的技巧,指出感受名稱,預期會有何種情緒,如何分析複雜情緒,如何同理別人。
這項技巧對此年齡男孩會有效,是因為它在男孩與他自己的情緒之間,拉開一道安全距離。舉例來說,當媽媽問兒子對成績單有何感覺,兒子說:「我不知道。」若沿用這項技巧,媽媽就會說:「那你覺得(某同齡小孩的名字)對這樣一張成績單會有什麼感覺呢?」
▲除了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外,也得學習如何同理他人情緒,並且給予對方適當的回應。(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他是不知道,還是沒感覺?父母一定要能夠區分,兒子是不想說出感覺,還是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感覺。這個差別很重要,因為父母的回應要有所不同。若兒子真的不知道,就需要鎖定練習辨識自己的感覺。如果他知道卻不想說,那可能涉及隱私,他要別人尊重他劃開的私領域,不然他就是遵守著「兄弟規範」。父母要搞清楚哪個是哪個。是無感還是隱私,通常可以從回答的能量程度判斷。原則上,要求隱私會激發較強烈的能量。
持續使男孩對「兄弟規範」免疫。在此階段,若父母提供情緒指認的日常練習,讓兒子自由釋放情緒,兒子很可能就免受「兄弟規範」對其情緒表達產生的負面影響。許多男孩不想正面討論情緒(有些女孩也是),練習可以只是在他說起學校發生什麼事情時,認真傾聽,隨後就事論事地問:「那你有什麼感覺?」如果一直聽到兒子回答:「我不知道。」那麼,如前所說,就要好好來辨識情緒,也許可用上「客觀處理」技巧。假以時日,當談論感受成為家中一項重要話題,男孩的反應將更加自然。
*本文摘錄自《男孩情緒教養:不失控、不暴怒、不鬧事,明日好男人的養成關鍵》
作者:瑪麗‧寶絲林區
譯者:劉凡恩
本文由 橡實文化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