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社福的三興團體家庭是屬於心智障礙青年(簡稱智青)的住宿機構,白天部分功能較好的智青外出工作,另外一部分則到日間照顧的機構進行學習或訓練,如同一般人上下班一樣下午回到團體家庭生活;周末大部分的智青都會回到原生家庭享天倫,少部分無法回家的個案則待在團體家庭中。
團體「家庭」的存在,就是希望能成為這些智青的家,讓他們能有歸屬感,因此,家中靈魂人物的存在相對重要。對於這些智青來說,人稱鍾媽的鍾美華老師就是這樣的存在。
第一眼看到美華老師「樸素但開朗的歐巴桑」,是當下在我腦海中浮現的字眼。也許就是這樣跟自家媽媽一樣的氣質,才會獲得智青們的信任,更親暱的喊她「媽咪老師」。當然,對於智青們的關懷與照顧,也沒有多少人能比得上已經搬去團體家庭長住的美華老師。
我參觀了一下美華老師的房間,對於這間辦公室成分比較多的房間,我好奇老師難道不介意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但是看著老師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團體家庭環境的表情,我突然有所體悟,對於美華老師來說,這也是她的家。
▲鍾美華在社福服務超過20年了/圖/當事人提供
在民國70-80年代的臺灣,其實對於「社工」的工作並不是很了解。那時正在嘉義女中讀書的美華老師,卻已經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到嘉義的家扶當志工。因為那時候的影響,所以考大學時,她選了當時算是很冷門的社工系,沒想到一場大火打斷了她的人生規劃。在復健完成傷癒之後,她轉讀國貿系,畢業之後到一般公司行號上班,在當時來說,美華老師的薪水真的很不錯。
但是每天同樣的工作內容,做久了讓她有點悶。某天無聊翻報紙,看到第一社福徵教保員的廣告,她動心起念,來到第一社福應徵想說「試試看」。
當時,第一社福有個規定,每位來應徵的人都必須先當三天志工。這三天的志工體驗,讓美華老師決定要來第一社福工作,即使當時面試她的張培士老師(第一社福創始者之一)開門見山地告知,薪水會比她前份工作少很多,她還是堅定地要來上班,於是從87年開始就一直在第一社福工作至今,一晃眼就超過20年了。
對美華老師來說,第一社福最吸引她的是各種專業的教育訓練,以及每個問題都不一樣的孩子。這種極富挑戰性變化又多的工作,深深吸引住本性不喜歡認輸的美華老師,她甚至到研究所進修,只為了想讓自己更專業。對這份工作還有孩子的喜愛,也讓三興團體家庭的前身松德團體家庭成立時,毅然決然搬進來跟智青們同住。
▲當社工是她最快樂的事/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我好奇家人對老師這份工作的想法,老師認為,因為對她來說,發生在第一社福裡面的都是有趣的事情,家人聽到她的描述後,也覺得這份工作很有趣,所以幸運地並沒有對這份工作有什麼意見。
以前過年的時候,老師還能把不能回家的智青,帶回自己的老家去過年,但雖然他們看起來很開心,不過智青也會嚮往歸屬感,對他們來說,這裡不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家在團體家庭。明瞭智青們的心情,美華老師決定以後過年大家一起出去玩,現在從北到南,他們幾乎把臺灣整個玩透透。
談起和智青的相處,老師話匣子一開更是停不了。美華老師翻開一本簿子,上面寫的,是所有學生的每日體重紀錄,其中有位「自閉加上疑似小胖威利症候群」的孩子。為了控制這孩子的體重,老師絞盡腦汁,因為他只要看到食物就會秒吞,後來老師決定利用孩子最愛吃的麵包和自閉兒的特性,來訓練孩子控制食慾。
只要孩子多吃了三餐以外的零食,老師就會當孩子的面,減少早餐麵包的份量,當孩子慢慢連結起來「亂吃會讓麵包變少」的因果關係,覺得麵包變少很嚴重,他就會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減少亂吃;而老師更進一步給予獎勵──若體重維持在一定的數字,就可以拿存的獎勵金去吃大餐。
對於美食的執念,讓孩子有了存錢的概念,學會簡單記帳,更開始每天注意自己的體重,免得錯過每個月兩次的大餐機會。這套辦法行之有年,而這位智青的體重也一直維持在可以吃大餐的數字。
▲照顧自閉症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方式/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這只是其中一位智青的故事,團體家庭中的智青,平均智商在7歲以下,雖然他們的身體長大了,但心智並沒有跟著一起成長,導致很多人常常忘記這件事情,忘記這種孩子需要很多的耐心、訓練和引導。
對於這些智青付出那麼多,我好奇若美華老師到了可以退休的年紀,有辦法說退就退嗎?美華老師說,她已經規劃好退休後要回斗六種菜,到了可以退休的時候,她會先帶這些孩子去一趟斗六,讓他們以後想她就可以直接來找她,而且現在科技發達,見面的方式很多種,就算分隔兩地也可以常常聯絡。
不過,讓她牽掛的反而不是這些孩子,而是孩子們的家長。很多智青的父母年紀也大了,以前年輕的時候還有體力照顧孩子,但現在很多家長連和孩子一起度周末都覺得吃力,他們依賴美華老師的幫忙,若老師真的退休,最感恐慌的,我想會是這些家長吧。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身心障礙者全方位需求支持服務」
捐款專線:02-27224136
劃撥帳號:0517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