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台灣人,往往都會有一種潛在的共同意識存在在部分的群眾中,就是所謂的「仇富心態」。其實這件事情,在老咪的眼裡是相當恐怖的觀念,因為仇富很可能讓大眾毀掉一個人,更可能會毀掉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態。但今天要講的是,現在仇富的背後,那些有錢人(除了某些富二代廢物外)其實生活過得比外人想到還要辛苦。
老咪有個朋友S,稱不上什麼富二代白富美,家境就是中偏上,奢侈名牌也都穿滿身,外人看來像是人生勝利組,外表也不差、學歷也是高,原本跟老咪不是很熟,但前幾天因緣際會下遇到,也就趁機問了一下,究竟外人所看的「仙女」都是怎麼生活的。
S一開始當然講話也是略有「二代感」:中英夾雜、各種鄙視社會的眼神,但漸漸放下心防後,說出自己從小的經歷。原來S在家是獨生女,有哥哥和弟弟,因為家庭偏愛女生,所以幾乎焦點、資源都集中在她的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看S都覺得她根本就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代表。但其實S根本就不想要別人這樣看她。
▲S從小參加許多競賽,變成爸媽在親友面前炫耀的談資。(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S從小就活在比較中,今天媽媽回來說誰家小孩考第一、隔天爸爸說誰家兒子學什麼才藝樂器,所以S從3歲開始就學鋼琴到18歲,參加各種比賽表演,就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當然,聽到自己被爸媽在親友面前炫耀自己,那對S來說是多大的成就感。
在求學的生涯中也是亦然,念外文系的S大學在台灣讀,爸媽不捨她離家,但卻又總是把別人家小孩出國深造掛在嘴邊,受不了壓力的S最後終於在大三那年,跟學校申請交換學生「出國深造」。
原本以為這樣就能讓爸媽驕傲的S,回到台灣後,以為爸媽應該就可以「滿足」,卻沒想到父母親開始說「別人家」小孩念了研究所,S就像是裝了制式開關一般,那個春天就報名了政大研究所,希望自己也可以和別人家小孩一樣,讓父母驕傲。後來考上研究所的S還去報了教育部的獎學金,用國家經費出國一年。
▲S為了爸媽的期待,除了出國深造外還考了研究所。(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這時老咪才驚覺,原來在社群網站上,看到的S那些遊山玩水的照片,都是因為她去讀書,而在這背後,竟是不斷追求父母期望的機器。
S感嘆的說:「直到現在已經出社會了,爸媽還是在告訴我,別人家的小孩在哪間大企業工作,已經結婚。我才發現,從小到求學生涯,我根本都沒有自我、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們就像是被父母炫耀的玩偶。」
這是多麼感嘆難過的一段話。當下老咪只覺得,或許有錢人還是有他們的課題,並非外界看得這麼美好,活在期望下的日子,那些壓力是永遠都沒有疏解完的一天。而我們又何必抱著仇富的心態,抨擊我們所不知道的這群人背後的真實生活呢?
粉粿相談室│主題投稿 有煩惱心事嗎?我們保護你的身分,也讓你的聲音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