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今天過的好嗎?我不是理科太太,我是皮諾丘。
教育是什麼?愛因斯坦說:「離開學校很多年之後還記得的東西,就是教育。」弱勢學生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與施捨,他們或許沒有那麼堅強,但他們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脆弱。
--
不知不覺已經在教育界待了20年的我,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都是那些所謂的弱勢學生。
阿翰天生弱視近乎失明,但他每天笑口常開,還發下豪語要當螺絲工廠的大老闆;小玲自幼失去雙親,還患有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手指關節腫脹變形,發作起來痛不欲生,現在是toyota汽車業務部主管;小甄輕度智障兼自閉傾向,妹妹是資優生。父母對妹妹溺愛有加,對小甄頤指氣使。小甄在學校被同學霸凌,在家又得不到溫暖,有自殺傾向,最後小甄在教會夥伴的陪伴之下走了出來,現在從事老人照護的工作。
這些弱勢學生的故事讓人心疼,我可以給予的幫助與支持,就是幫他們申請補助找資源,不時的給予鼓勵,並保護他們在校園內免於被霸凌的恐懼。
班有弱勢生的導師,說話要非常小心,有時候一句無心的言語,可能會讓這些學生成為同學的眼中釘,舉例來說:有一天我請了病假,班上的代導師剛好是特教生的輔導老師。
老師本身吃素,將自己的那一根雞腿給了特教生,引發雞腿之亂。因為我平時的做法是多的雞腿,由想再吃的同學猜拳決定,今天代導的老師直接把雞腿分給特教生,表面上是照顧弱勢,其實已經給特教生帶來了麻煩。
▲弱勢學生需要的是大家的同理心,而非同情與施捨。(示意圖/記者謝婷婷攝)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幾年前喧騰一時的貢丸湯事件?午餐時間學生問老師還能不能再盛貢丸,老師把班上一位中低收入戶的學生支開,跟班上學生說,大家若每人再盛一顆貢丸,那位同學就只能打包清湯回家,但大家平常回家都有熱騰騰的晚餐跟肉湯可以吃,少吃一顆貢丸,可以讓那位同學的晚餐豐富一些。
說罷,老師說想吃的還是可以再去盛沒關係,結果沒人敢再去盛貢丸。這位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做法明顯有瑕疵。這是一種情緒勒索,導致想再盛一顆貢丸的學生不敢盛。退一步來說,其實沒有打包營養午餐跟沒有中低收入資格的學生,晚餐也不一定吃得很好,家境甚至比中低收入戶的學生還不堪。
有一次我利用輔導課的時候對全班做一次問卷調查,我請大家設身處地,把自己設定為身心障礙學生,可能是視障、聽障、肢障或智障,你希望班上老師及同學怎樣對待你?
其一是特別照顧你,處處禮讓你,給你特權;其二是把你當成一般生對待,不要給你特別的協助與幫忙。結果全班不約而同都選了第二條路。大家將心比心,弱勢學生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與施捨,他們或許沒有那麼堅強,但他們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脆弱。